而那血流成河的战场和那染血的刀剑却好像在无声诉说着这场席卷整个华夏的中原大战的惨烈一般。
函谷关城楼之上,一些联军已经攻上了城楼,可是王龁和甘茂等秦军将领又率领秦军将士将这些人全部斩杀。
“噗!”
王龁直接用剑将一名联军都尉给直接捅穿,转而又将长剑拔出,带起一道道的血花,洒在地面上,四溅而起。
“王上,您真的把我们都忘记了吗?”
看着依旧如同潮水一般涌来,数之不尽的联军大军,王龁心中也泛出了绝望的念头。
此时的函谷关已经不能称为天堑了,因为那堆砌到数十丈高的尸体已经完美了形成一道联军的进攻通道。
无数联军士卒需要踏过由己方大军尸体组成的斜面就可以直接攻上函谷关城楼,秦军压力顿时暴涨。
直到现在为止,王龁为坚守函谷关特地准备的十几批增援部队就只剩下三波了。
“宁战不降!”
王龁举起手中染满鲜血的秦剑,发出了一声狂怒,战意霎时之间冲霄。
无数秦军将士纷纷受到感染,原本快要挥不动的秦剑继续挥动了起来。
挥舞之间绽放血花,美丽而凄凉,似乎是在见证着秦军最后的荣耀。
终于,经过整天整夜的奋战,函谷关再一次的守住了。
“甘茂,准备笔墨竹简,本将军要给咸阳写一封诀别之信!”
“诺!”
听到主将的话,众多秦军将领皆是默不作声,唯有甘茂执行!
但是无数秦军将士心中却是无人不凄凉,无人不心寒。
坚守函谷关已十日,从国内赶来的援军哪怕是爬也该爬到了吧,可是如今却依然不见援军踪影,是个人都会怀疑自己被放弃了。
可是无数秦军将士却没有弃关而逃和投降的想法,心中抱着的都是同归于尽的玉碎信念。
宁死不降,宁死不退,这便是最好的写照!
第两百零九章:大风!大风!
“王上亲启:臣,函谷关守将王龁,自天下诸国联军逼近函谷关伐秦之日算起,末将已率函谷关十万将士坚守近十日!”
“近十日来,敌军攻势强大,昼夜不断,我军凭借函谷天险坚守,浴血奋战之下歼敌至少二十五万余,但我军亦是伤亡惨重。
“经末将统计,战至今日,我大秦函谷关守军伤亡人数已逾七万,城墙破损,弩箭消耗八成,强弓劲弩损耗过半,滚木雷石消耗殆尽,药物短缺,医师缺乏!”
“可联军攻势依旧不断,援军又久等不至,如今我军已至穷途绝地之时!”
“而正所谓将有必死心,士无偷生念!”
“若能以臣等之血肉之躯强大我秦人举族血战之念,臣死而无憾矣!”
“故,臣王龁,欲率领函我谷关秦军所有可战之兵,于黎明之际向敌军发起决死冲锋,与合纵联军血战到底。”
“臣深知,臣此举有负于上重托,有负于我大秦培养,罪行深重,请王上毋责!”
“王龁、函谷关十万将士绝笔!”
王龁静静地坐在函谷关城楼之上念着,而甘茂则是一字不差的全都记录在了竹简上面。
“甘茂,我军还有多少可战之兵?”
王龁道。
“回禀将军,经过十日来的坚守,我军伤亡已逾七万,其中轻重伤兵万余名,可战之兵约为一万六千!”
听到曾经函谷关十万雄赳赳,气昂昂的铁血雄狮如今算上伤兵竟然还不到三万人,王龁以及众多的秦军将领皆是沉默不语。
“这场中原大战,伤亡太过惨重了啊!”
良久,浑身浴血的王龁叹息不已。
“将军,拼了吧!”
“对啊,将军,和联军拼了,杀一个够本儿,杀两个咱也赚了不是。”
“我等愿誓死追随将军左右,下令吧,将军!”
“将军,下令吧!”
此时此刻,众多的秦军将领无不战意高昂,纷纷请求血战到底。
而王龁也是终于忍不住了,大手一挥决定同意。
“好,诸位,那就点齐兵马,聚拢我秦军所有可战之兵、”
“最后再让将士们吃一顿饱饭,剩余粮草全部焚毁,投石车和多余弓弩全部销毁,明日黎明与联军决一死战。”
“若存国非要有牺牲,那请自我等而始!”
听完主将的话,众多秦军将领都是高声喝道,坚定之念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