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中,讲台上的蔡维业有些干巴巴地介绍完电解液的特性和数据,看得出,他真的非常紧张,并且不擅长当众演讲,说得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接着,就是提问环节。到场的人不断地抛出问题和质疑。不一会,蔡维业就被问得满头大汗。
陈旭看到他的表现,倒也不太失望。至少,没有紧张到说不出话来。
那些人质疑最集中的点,就是这种电解液的成份,还有制取方法。没有这个,别人只会相信这些数据都是伪造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质问,讲台上的蔡维业难以招架,根本无法控制场面。
这时,金秘书出场了,宣布今天的会议结束。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实际上,会议到这里还没有完。金秘书暗中将国内锂电池行业排名前五的公司代表,都请到了另一个会议室,给他们展示出实物。
陈旭关掉监控,接下来,就是这些人对电解液制造出来的电池进行评估,需要一段时间。这些内容没什么好看的。
罗希云若有所思,问,“这种电解液的成本是多少?”
“大规模生产的话,比原有的电解液成本增加不到百分之五十,而且,安全无毒,绿色环保。”
陈旭说道,“现在给他们的电池,容量是正常电池的二点五倍。可以反复充电五百次。”
罗希云恍然道,“怪不得你敢狮子大开口。”
解决锂枝晶的问题,仅仅是锂电池中一个难题。还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成本太高的话,就无法商业化。
成本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种电解液,制造出来的电池会不会有重大的缺陷?
如果有毒的话,首先环保那关就过不了。另外一个是安全问题,使用次数的问题……
在一个实验室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太多了,其中哪一个环节有缺陷,都会让前期所有投资打了水漂。
如果仅仅是解决锂枝晶的问题,那些电池公司肯定不愿意掏那么多钱。可是陈旭直接拿出了可以商用化的产品。这些公司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你不掏这个钱,你的竞争对手掏了,到时候损失的,就不只这些钱了。
可惜的是,陈旭弄出来的第一代锂金属电池没办法申请专利,否则的话,他会敲得更狠。
当然了,如果他自己开一家电池公司,最终获得的收益会更多。
只是,开公司,建厂房,购买生产线,招工人,到最后制造出成品,需要多少投资,多少精力,多少时间?
在梦境中的三十几年,他清楚地知道,一个完整的工业链有多么重要。他又没有梦境中那样的黑科技,想要一个人搞定整个工业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要留着这些电池企业,通过他们,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现在还是第一代产品,等时机成熟,他会拿出第二代,第三代……如果没有竞争的话,他们怎么会有足够的动力,不断地去升级换代呢?
只要占据了这个产业的上游,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凭借专利挣钱太轻松了,以后,他也能像某个手机芯片公司一样,直接“收税”。简直不要太爽。
如果谈判顺利,他可以得到几十亿的现金,简直是一夜暴富,能够做很多事情了。
罗希云看着他,不由得沉思了起来,利用知识产权来挣钱,确实是一条捷径。拿出一个可以改变行业格局的成果,就会有大把公司抢着买单。
她觉得,自己也许可以借鉴一下。
她母亲留下来的家族基金,全部取出来,大约有五个亿,原本觉得已经不少了。可是跟陈旭一比,似乎有点少了。
PS:求月票。
第316章.312 亿万富豪
这么大的一笔生意,自然没有那么容易谈成。那些电池企业除了对电池的样品进行各种测试之外,还要对电池的生产成本进行评估。
谈判正式开始时,已经是一个月以后。
“这个地方不错。”
杨锦夏手里拿着一杯红酒,轻轻摇晃着,在刚刚装修好的办公室里走动,打量着四周的装饰。
陈旭正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击着键盘,一边说道,“这里只是临时的办公室,等这次交易完成后,我打算买块地皮,建一栋大楼。”
杨锦夏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开玩笑地说,“你想进军房地产?”
“就我这点本钱,可不敢去做这种生意。”陈旭笑道,“建楼,是用来做公司大本营还有研发中心。”
杨锦夏拿着酒杯走了过去,将杯子放在桌子上,问,“你想好建在哪里没有?”
这时,陈旭终于弄完了,最后敲了一下回车键,转过椅子面对着她,说,“我这几天查过了,市中心这一带,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了。”
杨锦夏手托着下巴,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陈旭凑近了一些,说,“只能买一栋旧的楼,拆掉再重新建一座新的。”
“好主意。”
杨锦夏眼波流转,脸颊微红,“不过,你的钱够吗?”
陈旭看得眼睛都移不开了,说,“应该不够。”
“要不然,我借你一点?”
“不好。”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