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夜。
经过一个多月的构思和碰撞,《死亡笔记》的剧本故事,终于大体完成。
大场鸫还在做着最后的整理。
漫画版的《死亡笔记》,大概是因为人气太高,被编辑强硬拖拉的画了这么长的篇幅。L死后的后期,各种蛋疼角色的加入,FBI的探员,继承人的出现,其实都有些狗尾续貂的嫌疑,冗长且无趣。
这一世呢。
在森茗雪的影响下,整个电影被渲染出了一种好莱坞的大片效果,整个故事剧情剪短且流畅,人物不多,但每一个角色,却也都完完全全的立了起来。
越是翻着剧本,大场鸫就愈是佩服。
《死亡笔记》虽打着惊悚恐怖的名头,但其实整个故事关于死神,关于死神界的地方,提到的并不多。故事的侧重点其实更像是人心和人性之间的碰撞。
在森茗雪修改过后的地方,这些东西被赤-裸裸的呈现出来,颇有一丝触目惊心的感觉。
角色设定方面被精简了,主体的四个角色:月,L,弥海砂,还有警察局局长,月的父亲,夜神总一郎。
至于死神神马的,都是利用时下最尖端的动作捕捉技术,通过CG合成弄出来的,后期在配音就行了,这里几乎没什么特别的难度。
“呼…”
这些零零碎碎的,关于剧组的事情,他一一缕清之后,这才重重的出了一口气,瘫软在了椅子上。
这就是一位导演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了,一个剧组从上到下,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需要去操心,有的时候的的确确会有些身心俱疲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投资相当之巨,光光是后期的特效制作预算,投资方给出的资金,就已经远远超过了《秒速五厘米》。
可以说,投资方对于这部影片的商业价值,可是相当有信心的。
然而大场仍旧有些忐忑。
现在的日本电影市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没有人比他们这些导演更清楚了。
商业利润一年比一年下滑,市场萎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了所谓的“御宅族”,不愿意走出家门,孤独且孤僻。
《死亡笔记》的主要受众,其实还是年轻人居多,年轻人的“理想化”和所谓的“救世主”的中二情节,是整部电影的冲突根源。
如果没办法将这些“御宅族”从家中骗出来的话,电影到最后,到底能不能成功。
市场有的时候真的是件很难预估的事情。
他叹了声气,取过桌上的咖啡,轻轻抿了一口。
屋外是热闹的东京市,夜色斑斓,光影闪烁。
第202节 198,似是而非的平行世界。
两人最终还是没能赏到樱花。
在四月中旬的时候。
森茗雪就已经整理好行囊,独自一人,去往横滨,与《死亡笔记》的剧组汇合。
当横滨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影视城后。
最近这几年,日本所拍摄出来的电影当中,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能够找寻得到横滨这座城市的痕迹。
不管是现代电影,还是都市职场,又或者是江户武士,平安时代,在横滨这里,都能找到免费,且又合适的场景。
…而且这边的群演特别好找,也有专门的群演公会,价格还比别的地方低廉,异常的方便。
仔细想想,这已经是第三次过来这里了。
她先是搭乘新干线,然后在转乘地铁,出了站口,远远就已经看到剧组的接车等在了门外,一名大约二十余岁的年轻司机,挺殷勤的帮她接过了行李。
一路无话,很快就到了地方。大场鸫他们早几天就已经到了酒店,前期的筹备工作之流也已经差不多准备完成,森茗雪到地方的时候,大场鸫专门出来接了下。
“森老师,等您好长时间了。”
他这般的客气和礼遇,反倒让森茗雪有些不太自在,森茗雪微微低了低头,嗯了一声,又转头问道。
“酒店在哪儿。”
大场鸫笑了笑,又指挥一旁的工作人员领着森茗雪上了房间。
还没等她收拾好行李,大场鸫又过来敲门,森茗雪只得将刚刚脱下的外套又穿上,无奈的起身。
“走,带你去认识几个人。”大场鸫站在门外,笑眯眯的招呼。
说起来。
日本编剧在剧组里地位还算相当高的,然而不管大场说什么,森茗雪都不愿意在剧本上边署名。
那么大场自然也就只能通过这样的态度,来稍稍抬高一些森茗雪的地位。
…他总觉得这本《死亡笔记》的创意,大部分其实都是森茗雪补齐的,而森茗雪又不愿意在这上边署名…搞得他就好像剽窃了他人的作品一样,浑身上下都有些不太得劲儿。
森茗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