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新海先前搭建的那个草台班子,《死亡笔记》这边自然而然要显得正式得许多。
专业的灯光,摄影,配备完整的各项工作人员。
这天早上起来,洗簌更衣,简简单单吃了顿没啥味道的早餐,便已经被大场拉上了车。在天色还略显有些灰暗的清晨,奔向了距离住的地方大约有三十公里开外的片场。
片场这边,早早就已经就位继续,一见到导演带着演员过来,立马拽进了化妆室。其余工作人员开始布景,调整机位,色调这些。
森茗雪也被拽到了小屋子里,分工明确的几位化妆师稀里糊涂的就给她把妆给画好了。
森茗雪盯着镜子,打量了半响,总觉得莫名有些不太习惯。
说起来,在整部影片当中,松山同学的妆应该最麻烦的。毕竟扮演的是L,苍白无血色的肌肤,蓬松的男式短发,浓浓的黑眼圈算是L的标志性招牌。
…老实说,这妆容其实还挺杀马特的。
不过胜在人家的长得帅,颜好,满满的少年感,在原版的《死亡笔记》里边,L的还原度,应该算得上是最高的了。
今天要拍摄的,是开头的几个片段,上的大多数都是群演,所以倒没那么多的讲究。
电影和漫画终归有些不太一样。
漫画版的《死亡笔记》,开头讲述的是月怎么拾取到那本黑色小本子。
整整一话,有些冗长,通篇充斥着月这位“中二”少年,对于无聊社会的不满。
“这无聊的世界!”
“腐朽到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类似这般的抱怨。
电影呢?却是不太一样。
开头用一种倒叙的叙事方法,缓缓把这个世界,把故事设定摊开。
简单来说,电影开头数分钟所蕴含的讯息量,远远要比漫画一话要多得多。
毕竟经费有限嘛,电影有的时候的确要比漫画昂贵得多。
开头第一幕森茗雪没啥镜头,就拍到她手在笔记本上写字的样子了。
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小镜头,串在一起。
连环杀手,日本警察抓不到,然后在他裹挟一名人质时,吧唧一声,心脏麻痹,死了。
第二个呢,则是一名高官,收受了贩卖器官的黑帮组织贿赂,但却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这高官呢,也是吧唧一声,心脏麻痹了。
还有一位,议员儿子,杀人凶手,但借由父亲权势,影响了司法公正。
当然,他也死了。
三个故事。
总共大概不到五分钟。
如果是漫画的话,大概可以拍个两三画吧?
这就是《死亡笔记》的开头,虽简短,但却异常的直接。
其实说起来,粉丝向的改编作品实在有些不太好拍,毕竟作品本身,在原著里已经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可如若要改编成电影的话,篇幅肯定是要缩减的。
怎么样才能在尽量少的时间当中,把故事的设定讲述清楚,这其实很考究一位导演的拍摄功底的。
…
而后。
在短短的几个镜头里。
森茗雪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典型的“日式”演技。
套路,匠气,模式化,呆板。
先前在电视机里看到的时候还没什么太强烈的感觉…毕竟我们国家的琼瑶剧,鬼子撕碎者之类的电视剧,也没好到哪里。
然而这一次,到了现场之后。
她才发现,原先她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啊。
现在回头再去看国内的琼瑶剧,那情绪表达,都要比日本演员要好得多。
而且在国内的电视剧里,不管是琼瑶剧,还是鬼子撕碎者之类的剧目,偶尔也还会见到一两个表演即兴且精准,令人叹为观止的天赋型演员。
例如还珠之中的周杰。
又或者说是《亮剑》里的李幼斌老师。
反观来说…
日本这边的下层演员,演技就实在是…太尴尬了。
森茗雪简直就有些不忍直视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