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来到京都,就有太子门下挑衅自己。
所有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张大手在不断的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让自己直面所有人。
“这里有着情报交易,监察院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监察院不管?”范闲开口质问道。
“这间铺子和我有关系,确实是有。
但不光和我有关系,和别人也有。这间铺子背后的人连监察院也不想动。”
听完他的话,藤梓荆抢先开口,“不可能,你不知道监察院的权力有多大。他们要是知道”
还没说完自己也愣住了,因为自己说的话完全前后矛盾。监察院的人肯定是知道有这间铺子,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动。
“除了我这间铺子背后的人还有长公主,还有他,至于他的名字,我想你们还是不知道的好。
知道了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李易拍拍范闲的肩膀,缓缓开口。
“你说的是。”藤梓荆反应过来他说的究竟是谁,可要真的是这个人,那么这件事情就太过复杂了。
他说的对,自己和范闲就不应该多过问,现在知道了反而徒增烦恼。
范闲很显然已经明白这个人究竟是谁,只有范若若还并不知道这一切。
“哥,你们究竟说的是谁呀?”她开口发问。
范闲默默轻叹一口气,自己现在也算得上站在风口浪尖,可没有任何办法。
“若若,你莫要多问了,这件事情知道的太多,对你不好。”
范若若似乎有些明白,似乎又不明白,点点头便没有再问。
对于她而言,听范闲的便是真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李易也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他相信这个时候庆帝已经看到范闲来到这里。
陈萍萍应该也看到了,长公主应该也知道。
无论范闲愿意或者不愿意,他来到京都就是自己跳进一个大漩涡,想脱身就没那么容易。
他们走后,第二天监察院便查抄了这里,当然什么也找不到。
所有的情报早已在撤离之前进行彻底的摧毁,根本不可能复原。
范闲怀着重重的心事离开,他不知道自己从儋州来到京都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李易倒是毫不在意的回去了,范闲发愁就让他发愁去吧和自己关系不大。
明天便是靖王世子举办诗会开始的日子,请帖已经早早的给自己送来,明天可以去参与一下。
第119章 诗会
李易缓缓从马车上下来,这里便是靖王府,靖王府很大。
莫说只是举办一个诗会,就算是同时举办十个诗会,上千人也容纳得下。
他走下马车,李弘成早已在一旁等待许久,从一开始他就在外面,毕竟这场诗会是他举办。
整个京都最热闹的两个社交场合,便是靖王府举办的诗会与太子所举办的诗会。
每月一次,风雨无阻,不知多少贫门才子、寒家诗人削尖脑袋想往里面钻,想借一诗一辞一句名动天下,求个晋身的阶梯。
太子好,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而靖王虽然是皇帝陛下的亲弟弟,却一向立志做一个富贵闲王,所以并没有太大权势,两相比较,那些有着明确目的的人,自然更愿意去太子那边。
但是如果能得到靖郡王世子的一声称赞,也是大长名声的好方法。
所以每次诗会时,在世新门外不远处的郡王府总会迎来许多客人,这些客人有的坐着轿子,有的坐着马车,也有人步行而来,但门口的那位老管家,却是一视同仁,验过名帖之后,恭谨请入。
可这一次却和往日不同,李弘成身为靖王世子,竟然自己站在门外等人,看来他等的是一个身份极高的人。
这个人绝对不是自己,也不是范闲,应该是那位二皇子李承泽。
“李兄。”李弘成看见他急忙打招呼,在这几天里,李易的名字在整个京都世子内流传。所有人都只闻其名,未见其名。
因为他的名字,今天的诗会反而多来了一些人,被他的名字吸引而来。
“世子殿下。”李易同样笑着打声招呼。
“快快请进,我这边还有其他客人恕我不能陪同。”他笑着把李易迎进去,按理来说他早该进去,可现在还是在等一个人。
他想招揽李易,或者说帮助李承泽招揽李易。毕竟他所在的武州李氏拥有的钱财也是颇多,虽不能和内库相比,可若是能招揽来也是一大臂助。
二皇子李承泽,不像太子有内库支持,因此对于钱财一向都很缺,所以招揽李易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情。
哪怕是他本身并没有什么才学,单凭他的家族也足够,更何况他本身还是极为有才学之人。
李易刚刚迈进大门,立刻就有靖王府的仆人来为他引路,叶武紧随在他身后。
直到来到诗会举办的大殿,大殿里已经聚集着许多人,左右两旁,男女分别对坐。
不同的是在女眷的那一旁,有着许多屏风纱网遮挡她们的面容。
李易在进来的那一刻,许多议论的声音猛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