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佛门真的需要一位世尊,贝吉特觉得,这两人反而更加合适。
至于如来,观世音,诸天神佛……
他们修行的佛法,不是贝吉特能够认同的佛法。
实力越来越高,想着的却始终是算计,谋划,功德,与三教和天庭何异?
不过也只是天地间的一个顶尖势力罢了。
“大乘佛法,才是佛的真谛……不知老师父可会大乘佛法?”玄奘询问说道。
老和尚摇头说道:“老僧不会大乘佛法,这种佛法,唯有西天残存余卷。你可持我佛贴,面见唐王,求一个取经人的身份,走十万八千里路,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经。”
小癞和尚上前几步,将一个金辉闪烁的佛贴交到玄奘手中,而后和老癞和尚一起,化光离去。
两名和尚走后,玄奘手中的佛贴突然剧烈挣扎了起来,一个没握住,便凌空飞起,到了贝吉特手中。
“国师大人,你想干甚么!”佛贴被夺,无数高僧大怒,斥责说道。*
第490章 跟唐僧饮酒交心
贝吉特把玩着佛贴,将其在指尖旋转。
“尔等放肆,直面斥责国师,乃是大不敬之罪,信不信我将你们全部关进大牢之中去?”
玄奘知晓贝吉特狠辣的性格,清楚他真的能够办出来这种事情。
但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出现。
否则的话,佛门的威望将会遭受重大打击。
“国师大人,莫要闹了,随我一起去见陛下吧,正事要紧。”
贝吉特微微一笑,卷起一阵风,带着他一起来到了金銮殿前。
门前侍卫识得两人面貌,不敢阻拦,连忙通报。
片刻后,传达出宣两者进殿的消息。
缓步走进宽阔明亮的殿中,贝吉特面见唐王,不跪不拜不行礼,微微一笑算是给了对方面子。
而他身边的玄奘,身为高僧,可以不跪拜,但却仍需弯腰鞠躬。
“国师此时前来,想必是已经圆满完成了水陆大会的任务?”太宗询问道。
贝吉特颔首道:“七日已过,水陆大会业已全功。不过在结束之后,来了两名癞和尚,让我们给陛下带来一张佛贴,要求你任命玄奘为取经人,求取真经。”
“要求……”太宗呼吸一滞,顿感胸闷,看向玄奘的目光,微微不善。
玄奘在心中苦笑,忙道:“陛下明鉴,那老僧说的是请求,不是要求。国师大人许是记错了。”
太宗此时,对佛门已经充满了恶感,闻言说道:“不管是要求还是请求,朕只想要知道,取经,与朕有何益?”
玄奘刚要给他解释一下大乘佛法的真意,却被贝吉特抢了先。
贝吉特道:“大乘佛法,可以增长人的智慧,使人脱离愚昧。我愿为陛下走完十万八千里路,取得真经,保我大唐江山永固。”
身为一个帝王,对于江山永固这种字眼,无疑是很是欢喜。
太宗喜道:“国师当真是我大唐忠贤,朕愿为你准备良马,金银,护卫,通关文牒,紫金钵盂,以供你西行。”
玄奘微怔地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幕,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两人之间的对话实在是太快了,转眼之间,就确定了贝吉特取经人的身份。
一个旷世大妖,代表大唐去西天取经,怎么想,怎么不可思议。
“多谢陛下赏赐。不过,我毕竟不是正统的佛门弟子,还需一位高僧协助,时时提点,才能够自西天取来真经。故我请求,让玄奘法师与我一路同行。”
为了避免玩脱,要了一个名分之后,贝吉特立刻要拉玄奘入伙,造成既定事实。
太宗颔首,转目望向玄奘:“法师,你可愿陪同国师一起,完成这利于千秋的伟业?”
玄奘深深望了贝吉特一眼,双手合十:“贫僧愿往。”
当下,唐王备好良马,金银,护卫,通关文牒,紫金钵盂等物,送于贝吉特。
随后,更是亲自携带文武官员,将两者送出皇城,于城门外送别。
官道上,皇帝并两名取经人在前,百官位于其后。
此时,太宗将一个大大的包裹交给贝吉特,真诚问道:“两位代表我大唐出使,当有正式名号,留于史册。不知你们的雅号甚称?”
贝吉特想了想,说道:“我以通臂为号,记载此名即可。”
玄奘开口:“西天有经三藏,这一趟,既然为取经而去,小僧便号作三藏罢。”
太宗点头说道:“通臂,三藏,西天路途遥远,国度无数,其中不乏比大唐更加繁华之国。希望你们二位,宁恋本国一捻土,莫爱他国万两金,取到真经之后,尽快归来。”
当下,贝吉特和三藏拜别长安,带随着十二名从唐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将,御马高歌,出关而去。
骑着太宗相送的良马,带着十二名膀大腰圆,披甲携枪的孔武大汉,贝吉特和唐三藏的旅途,不像是去取经,反而像是绿林豪杰出行。
当然,换成更现代一点的说法,就是黑涩会大哥带着一帮小弟,招摇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