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台之上,有草青色的蒲团一个,小小书桌一方,桌上摆放着清水。
干净典雅。
莲台群尽处,是一条蜿蜒向上的石阶。
通体碧清古朴,共计三百二十之数。
众人顺着石阶向上观望,搭眼处,便是一个宽阔的玉台场地。
玉台正方尽处,立有一书一笔,散发着浩瀚白光,沟通书山学海。
“封圣典礼即将开始,请各位同门,长辈,佛道两门,百家代表依照名帖入座。”
颜回飞至石阶中端,面对众人。
在场围观的人数至少有八千,九百九十九个座位显然是不够用。
于是无数人就站在地面上,虚空中,瞩目着贝吉特在儒门双圣的带领下,一步步来到祭台中央。
“开始吧。”
夫子目视贝吉特双眸,笑容温和:“先祭天,明示天道,口诵祭文。随后唱诵心经全卷,立志传习天下,教导众生。最后,我会代儒道封圣,将你的气运与儒门连接到一起。届时,你将会成为真正的儒门圣人,心圣贝吉特!”
三界之内,众生祭天,祭祀的并非天道,而是生育他们的这方宇宙。
祭天之后的明示天道,才真正和天道扯上关系,向天道通禀这件事情。
随后的口诵祭文,则是对三界众生的一种宣告,说明自己要做什么,点名主题。
点名了主题,说出自己想要做什么,接下来自然是展露自己的才华,让世人评断本尊是否配拥有这份荣誉。
此为见众生,即是夫子要求,贝吉特唱诵心经的主要原因。
众生得见本尊才华,这时候需要适时的点明志向。
此为立志。
这里的立志不止是说说自己的志向如此简单,其中隐藏着很多玄机。
俗话说,立志高远。
可是只有能够做到的志向才是真正的志向,做不到的志向只能是妄想。
天赋一般,气运一般的炼气士,立志成为圣人,这种志向虽然远大,却只会招来嘲笑。
如此说来,那将志向设定的小一点,变成一定能够做到的事情行不行?
也不行。
能够一定做到的事情叫做目标,和志向相差了很多境界。
立志的时候还如此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同样会引起嘲讽。
所以这个中间点,很不容易把握。
三界中的著名神圣,有很多在众生心中就成为了笑柄。
比如说,那欲要填满东海的精卫,比如说那要清空地府的地藏王。
贝吉特本不懂这些门门道道,但是颜回知道。
为了防止贝吉特出丑,在夫子说完大概之后,他尽可能详细的向贝吉特讲解了一番。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在颜回的指点下,贝吉特焚香烧符,向东祭苍穹。
那香是请封香,以百万学子的请愿誓力凝聚而成。
那符是丹心符,由万千赤子的精血喂养而成,碧海丹心,清白传千古。
这些东西,皆是夫子一手筹备出来的,由此也可见贝吉特在他心中的地位……
贝吉特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好,但天道是无感的,鸿钧不出,它就不会有主观情感。
纵横天下数百年,肆意张狂,圣威四海。
贝吉特的恶名虽然越来越响,可业力却并不多。
无感的天道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捣乱,阻止他登临儒圣。
贝吉特明示天道,没有引来雷劫,说实话,很多人心中其实是极其不甘的。
在他们看来,如此恶贯满盈的绝世老妖,就应该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将其斩杀,弘扬正气。
只可惜,天道听不到他们的心声。
而他们在书山学海之间,也不敢将这种想法说出来。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翻地覆。
值此天地剧变前夕,妖魔出世,万鬼长鸣,神圣颠倒神魂,祸乱众生。
圣起于草莽之间,血融万民魂中,不能作壁上观,无视民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