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2)

🎁美女直播

扒灰一说其实起源于民间,还有几种说法,不过其中比较大众有两种,黛玉是不知道的。

其一,扒灰之时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脏了媳妇。所以老公公偷儿媳妇的隐喻的说法叫扒灰。

其二,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隐语。

当然这样低俗的传说是传不到黛玉的耳朵里的,但是另外两种,她却是知道的,自小喜欢人骚客的黛玉,不仅对古代的大诗人的诗上心,那些风流韵事也常常关注,其中就有两个是关于扒灰的。

第一个是关于王安石的,相传王安石的儿子是个傻子死得早,儿媳妇很漂亮。

王安石的老婆大概也是在相同的时间去世的,于是王安石为了悼念自己的妻子,就在家里的香炉里埋了一首情诗,儿媳在上香时发现了,也和诗一首也埋在香炉里。于是两人走在了一起,当然这件事是因为上香时扒灰引起的,所以后人将之引申为公公偷媳妇。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王安石儿子死后,他给儿媳在后院另盖了一个房子居住,在古代可不兴再嫁的,而是守节,对于贞洁烈妇甚至还有朝廷颁发的贞节牌坊,可能是担心儿媳红杏出墙,经常去监视,儿媳误会了,在墙上题诗说: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见到后,用指甲把这句诗给扣掉了。因为是石灰墙,所以说是扒灰。

另外一个风流韵事是关于大豪苏东坡的,东坡晚年丧妻,与儿子儿媳妇住一起。儿子有点呆。一日久没进书房的苏东坡来到书房,桌上布满灰尘,闲来无事的东坡用手指头在布满灰尘的桌上写了行字。

“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这时儿媳妇进来看了公公写的,在下面续写了一句。“公公若想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刚写完儿子进来了,苏东坡忙用衣袖拂去桌上的字,儿子问:“父亲在干什么?”苏东坡忙答:“扒灰”。从此“扒灰”不胫而走。

这几种情况虽然事情大不相同,但是里面的道理却是不谋而合,那就是“公公偷媳妇!”

一想到这里黛玉俏脸一红,“羞死人了,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说呢!”

第一百章 饺子

“咕、咕”

贾理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林如海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肚子。

贾理见状,与林如海相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哈哈一笑。

“外甥疏忽,姑丈见谅!”

随后贾理安排小厮去准备了一些夜宵,又将后堂之中还在玩闹的几人叫了出来。

说起这夜宵,倒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正是水饺,在民间也称“饺子!”

说起这个水饺倒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自幼苦学医书,能力非凡,是个名医,同时他人也特别的好,是个难得的好医生。

瘟疫爆发,他支起大锅治病救人,后来在一年冬季,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告老还乡了,他回到家乡后,发现当时的乡亲们穷苦,大多穿不起棉衣,天寒地冻,冻得耳朵都快要掉下来了。

他顿时起了怜悯之心,他发誓要拯救那些冻烂耳朵的穷苦乡亲。于是他又在河边搭起医棚,给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病人吃了一段时间娇耳后,发现烂耳朵慢慢地变好了。

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在冬至和大年初一那天吃饺子。每次吃饺子,人们都会想起在一千八百年前有个叫张仲景的名医,他制作“祛寒娇耳汤”的故事。

侯府的厨娘倒是心灵手巧,一个个饺子包的极为精致,皮薄馅大,一盘盘水饺冒着热腾腾的蒸汽,香味隔着老远就闻的到,连隔壁的狗子都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