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食物的粮食需求都不一样。
精细的食物对资源需求高,粗劣的食物对资源要求自然就低。
好比是前线部队吃的那些东西,感觉上好像一般,实际上那就是虚数战场里最好吃的东西了。
别说,这些食材对于粮食资源的需求,还高得吓人。
一个一线士兵一天份的食物,已经足够造出常备士兵五人份的量了。
俗话说得好,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作战最辛苦的部队,战况最激烈的部队,怎么可能伙食还没有后勤好呢?
那些常备部队,对于作战需求不高,自然就不用吃得太精细了。
而粗劣食材加工出的饭食,难吃一些,也就理所当然了。
毕竟一坨屎它怎么弄,还是一坨屎。
最多是卖相好看一点的一坨屎。
它没法变成雪花牛排。
而那些从常备部队里加入一线部队的老兵,在吃完这顿饭后,也都举起大拇指说道:
“嗯!果然还是内味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些女孩子大多数都在现实世界中养刁了胃口。
来到战场,大多数都不习惯这些难吃的伙食。
但是夏树倒觉得十分怀念。
这就是工业时代的流水线罐头军粮啊!
红龙中队的女孩们吃完这顿难吃的午餐,又去澡堂子泡了澡,回到营区就大睡了一觉。
毕竟是前线回来的士兵,指挥部压根就不怎么管她们。
第二天太阳晒屁股了,清弦才把她们一个个叫起来。
叫起来了也不出操,简单点了个名,就安排她们去整理养护装备了。
耐久磨损太高的武器装备,要集中起来更换。
几个老士官随便弄了弄就开始发懒,随便弄完就上床睡回笼觉了。
随后军械管理员听潮少尉又开始忙了起来。
她要和后勤交接装备,更新弹药补给。这些都是她的工作。
就看她带着那个一直在身边的记事员明明,拿着东西搬进搬出。
几个新兵忍不住上去帮了会忙。
话说中队里的上等兵,确实没几个。
不像常备部队,一线部队里下士是最多的,上等兵极为稀有,列兵几乎不存在。
整体军衔等级,刚好比常备部队整整高一级。
而后勤部队更加奇特。
因为大部分都是前线退下来的老兵,所以军衔等级越发显得虚高。
有些老龄化严重的后勤连,连队主官说话根本不顶用的,得团部的命令她们才听。
这方面,一线部队倒还好。
毕竟是前线作战,长官命令就是天。
多拉贡下的命令,还没见有人说半个不字。
另外,说起红龙中队的上等兵,那确实稀有。
整体数目比她们新兵列兵还少。
军管身边的记事员明明算一个,医疗组名字叫酒保的医疗兵算一个,火队突击组的步枪手阿圣算一个。
总共也就这三个了。
而且听说,这次作战结束以后,就到了晋衔考核的时候。
要是三个人都通过考核,那中队就一个上等兵都没有了。
仔细想想,还蛮神奇的。
营区里正是满满的懈怠感的时候,一个军官忽然披着军外套,拿着一个保温茶杯走了进来。
老兵们一个激灵站起身来,却发现走进来的原来是多拉贡。
她们立刻软绵绵地躺回了床上。
“别吓人啊!”毒蛇在一边皱着眉毛说道。
多拉贡这个造型,像极了一个闲逛的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