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命令执行越丰富的工具人,其寿命就会越长久。
综上所述,建议尽量多对工具人进行常例训练或进行复杂命令的下达。
让工具人进行过多的待机是错误的保养行为。
——
【工具人培育报告B-002】——
工具人的生产环境中,应当具有【门】这一概念。
【门】的形状与特性没有具体要求,但必须可以容纳单个成熟工具人的进出。
即便【门】内没有成熟工具人,这一参数也是必须的。
猜测这一需求的产生,是因为工具人诞生的环境必须在隔绝外部环境的封闭或半封闭式“家园”当中。
工具人对于“家园”的需求并非绝对。
在三组实验样本中——C组虽然是完全露天,四面荒芜的恶劣情况,工具人依然可以顺利诞生。
但三组实验样本中诞生的工具人质量,显示出了极大的差异性。
(附三组实验样本的记录:其中A组环境优越;B组环境普通;C组环境恶劣)
结论:可以直观理解为,“家园”的质量越优秀,工具人的质量数据就会越高。
——
【工具人培育报告B-003】——
工具人的生产方式有三种:
A:在有【门】的情况下,无依托自然诞生;
B:有丝分裂;
C:培养皿种植。
其中,B类生产方式可以在无【门】的情况下进行。
此种生产方式要求成熟体工具人营养富余,并且无自然损伤。其诞生出的副本工具人拥有与母体同样的属性,通常无法判别母体与副本的差别。
但此种生产方式会消耗大量冗余资源,并且生产过后的工具人会有较长时间的虚弱期,所以不推荐此类生产方式。
而A类生产方式与C类生产方式相比,数据不可控,结果不确定。
所以较为推荐使用C类生产方式。
(附C类培养方式的具体步骤:在健康的成熟体工具人身上割下小块无核结构,种植到培养皿中,该结构会逐渐生长出微小内核,之后会形成新的幼年体工具人。此类工具人与A类生产方式生产的工具人并无差别。)
结论:这是最适合前线士兵的工具人制造方法。
第455节 449.又蠢又欠的坏家伙
笙看着有关工具人的研究报告,越看越是觉得头大。
抓耳挠腮的样子,活像一只迷失在人类世界的类人猿。
雨花台失笑出声,忍不住对笙说道,“看不懂别看了,那些是学术性的研究报告。有什么问题你还是问我吧。”
笙闻言,满头问号地看向自己的直属长官,问了一句,“所以工具人到底是什么。”
“不是告诉你了吗?是虚数空间的本土未知生命体。”雨花台表情无奈地说道。
“这个东西——”笙指了指培养室里,一群在花盆中自由摇摆的小小史莱姆,说道,“能是生命体?”
“你别管它究竟是不是生命体,总之它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就够了。”雨花台斩钉截铁地对笙说道。
笙没有办法,只能硬生生地接受了这个道理。
雨花台又带着笙向实验区内部走,越往深处,工具人幼体的生长进度就越接近成熟体。
工具人的幼年期往往会持续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的培养决定了此后工具人的性能与寿命上限。
在外面的工厂区,工具人的培育都是最具性价比的。
也就是在资源最少的情况下,培育出数量最多,质量尽可能好的史莱姆工具人。
残次品会被扔回野生族群中扩充野生工具人的数量,优质品会被拿去培育飞行员等高技术含量工种。
而这边的实验区工具人,都是用的最好的培育方法培育出来的。
就像军火商进行武器实验时,在实验室所投入的前期研发资金一样。实验体工具人的研发培育,往往不计成本,不求回报。
所以,这些实验体工具人的产出绝对优质,每一个都是飞行员等级的高级货。
这样的高级货,笙是没资格接触到的。
雨花台也对她盯得很紧,生怕她把这些昂贵的实验体弄坏了。
实验区的后半部分就是对成熟体进行试验教学的地方。这里有着很多穿着白大褂的少女研究员,正单独对着一个个成熟工具人进行某些独特科目的“资料录入”。
工具人的最佳学习期在一个月到三个月这段时间以内。超过了这个年龄,工具人的输入效率会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