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在花区获取了相对制空优势的情况下,大雪原西面的花区装甲部队,便倾巢而出。从山脉高海拔的雪原地带一股脑杀了出来,并向着雪原东面压了过去。
樱区此时因为通讯拥挤,面对花区的大规模进攻时,显得非常迟钝。
所以直到花区的大规模装甲部队,开始向着各处交通要道强攻,她们才反应过来,尝试着对大雪原的通道口进行了一下阻截作战。
但是先机已失,这样的阻截作战就显得非常勉强。
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坦克与炮兵的相互交火过后,樱区不得不向后退守,把大雪原周边的防线让了出来。
花区此次进攻显得非常凌厉,且游刃有余。
而樱区似乎反应不足,相对上次雪区对樱区的侵入作战,她们的表现似乎要差了许多。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里处于花区制空区的核心辐射圈内,失去了空中掩护以后,樱区无论干什么都束手束脚。
而且夏树的特战部队也在作战初期发挥了极为高效的作用,樱区的部队动向,还有各类高价值装备,都被她们摸得清清楚楚。
于是她们的空袭就在初期作战中对樱区造成了非常有效的打击。
不过与此同时,樱区也没有坐以待毙。
她们在努力聚集部队,重新布设防线的同时,也派出了特战部队,试图对花区后方防线,进行针对后勤的破坏与打击。
但花区的优势就是先手,而且负责防守的咕咕鸡,也已经有了应对特战攻击心理准备。
所以“樱花”特战部队并没有对花区后勤造成太大破坏,特战进攻的影响也被限定在了可控范围之内。
换句话说,就是花区的抗损能力比樱区的抗损能力强上很多,第一回合花区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到这里为止,花区在整个战略目标上就已经取胜了。
因为无论此战之后花区是否胜利,都一定能让樱区获得极为惨痛的代价。
那么樱区之后就一定不敢忤逆花区。至少在明面上,她们不会再对花区展现出强硬的态度。
既然如此,花区第一阶段的战略——压制周边战区的计划,就算成功了一半。
还有一半,就看除花区以外的其他战区,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了。
——
不过虽然这次作战的第一回合已经获胜,但花区显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进攻机会。
于是她们很快就集结了部队,准备在大雪原区域继续进攻,拿下更多的战果。
而这一次的进攻,特战部队的武装直升机,还有空军部的少量对地攻击机,同样加入了战场。
因为这个时候制空力量的压制效果已经体现出来,她们便可以随意出动低端空中力量。而对方因为害怕超一线战斗机,所以空中作战力量是根本不敢派出来的。
这么好的进攻手段,夏树自然不可能浪费掉。
于是在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的立体空中支援下,花区装甲部队非常轻易就摧毁了樱区在山脉中布设的装甲部队防线。
眼看坦克一辆又一辆地爆炸在山谷中,樱区不得不再次紧缩防线,把主力防守部队撤到了雪线以后。
而花区的进攻线从雪线下来以后,进度立刻就迟缓了下来。
一方面,她们的补给线已经被拉得够长了,再突进下去,会面临大部队弹药不足的局面。
另一方面,雪线以下的区域是雨林区。
大量森林拦路再加上山区道路复杂,想要用快速机动的方式进行进攻就不太容易了。
在这种区域进行作战,一般是先用空中力量进行区域性排查,然后再派遣装甲部队进行占领才行。
这样作战的效率,比起在雪线上的猪突猛进,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且樱区现在也已经从初期的混乱局面中回过气来了,她们也非常清楚花区现在的劣势所在,于是便针对着一处处树林,稳扎稳打了起来。
说实话,眼下这样的局面,花区和樱区在平时的沙盘推演中,几乎演练过不下数千遍了。
虽然花区初期的进攻效率略有些出乎樱区指挥部的意料,但她们确实对眼下的局面深有准备。
如果夏树愿意的话,现在命令停止进攻,然后开始稳固防线,准备对峙——应该是战略上最有利的选择。
不过现在的夏树自己说了不算——至少她头顶的三个“干爹”,是肯定不愿意就这么简单善罢甘休的。
就好比车都开了,不把油门踩到底,那这车开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在这种作战思路的影响下,夏树不得不硬着头皮把作战进行下去。
至少,要让三个军部啃到足够的军功才能罢休。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让花区浪费过多的战争资源——那就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反正公家的钱,花起来不心疼嘛。
第999节 991.你以为我在和你开玩笑?
既然三个军部打定了主意要在这次的作战里面挣足军功,那夏树的任务,就非常简单了。
什么作战效率,战斗结果之类的东西,她不用管。
要做的事情只有一样,那就是尽可能多地呼叫各兵种的支援,把她们的出场率刷到爆表。
因为外场军官获得军功的标准,就是以出动频率计算的。
不管作战结果如何,只要她们的出动频率够高,就算给战场做了贡献,最后的军功,她们自然就占大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