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的部队,太特们浪费了,就这么几个小鬼子,用得着这么多迫击炮吗,太浪费了。”
只是霎时间,这些炮弹在日军工事上面凌空爆炸,短促连续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横飞的弹片带着死亡的气息呼啸而下。
惊慌失措的日军士兵无法找到安全死角,很多士兵同时被炮弹直接命中,被炸得死无全尸。
几十枚炮弹在这种战斗中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几百上千,那绝对是恐怖。
此时,率领第一梯队的李云龙焦急的念叨着:“山崎这狗日的可别被炸死,老子还要和他决斗呢。”
可惜,他的想法注定不可能实现了,这只是第一轮炮击,转眼之间,第二轮已经开始。
“这,要不要这么变态,快去查看,这是哪个部队。”
李云龙这边的人还没有来得及查看,无论炮击已经结束,山崎大队全军覆没,山崎本人已经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了。
整个山顶,没有任何人还活着,而战壕中的八路军,不能确定对方的身份,也不敢动。
后方得陈庚,这时终于反应过来,嘴角忍不住的抽搐起来,他和李云龙的想法一样,太败家了。
不过,同日他也松了一口气,不顾别人的阻拦,大步走了出去。
再说黎天,在炮击结束之后,就在等待系统提示,可惜,等了半天,一点声音也没有。
“这是什么情况,李云龙的功劳已经被我抢走了,怎么还没有提示呢,难道是要让这个世界的人知道才行。”
这么一想,黎天便吩咐手下带上自己的迫击炮,走出丛林,向着八路军走去。
“随我去会会这些八路军!”
也就是这样,在陈庚进入战场以后,就看到上千个扛着迫击炮的国民党士兵,大步的向着他走来。
哪怕已经见过大场面的他,也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别人最多也就是骑兵团,大刀团什么的,这国民党竟然还有迫击炮团。
要不要这么变态!
便在这时,那领头之人的声音传来。
“358团团长楚云飞冒然出手,还请勿怪。”
第四百七十三章河源县计划
楚云飞火了。
大火特火,不管是炮击山崎大队,还是他能装备一个团的迫击炮,都成为了最近人们议论的焦点。
国民党中他成了名人,很多人想来打秋风,可是358团的迫击炮却不知道被他藏到哪里,谁也找不到。
不熟的人来了,黎天根本不搭理,熟人来了,最多带走一门迫击炮,几个月的时间,黎天付出了几门迫击炮的代价,终于解决了这些人。
但是黎天却没有一点开心的感觉。
几个月的时间,李云龙因为他没有出名,但是他出名了,却没有听到任何系统提示。
这段时间,黎天已经带着部队,灭了不少小日本,却没有一次听到系统提示的。
“这个世界怎么才算是反派逆袭呢?”
黎天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尽力去努力,毕竟不完成,他就不能回去。
开始还想着不急的他,现在只想尽快结束,不行自己再换一个世界就是。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转眼到了1941年。
1941年,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日两国军队在战场上厮杀了四年,大大小小的会战也有几十次了,一时双方谁也没有能力吃掉对方,战线呈现犬牙交错态势。
处于敌后的华北地区,形势却异常严峻起来。
虽然日军只占领了铁路沿线的城镇,在战略上似乎占了上风,但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并没有被摧毁,仅河北、山西两省的大部分区域仍在中国军队控制之内,国民党中央军、阎锡山的晋绥军、八路军各自开辟了自己的根据地。
这很使坐镇重庆的蒋委员长感到欣慰,他认为他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构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验证,蛇口再大也无法吞掉大象嘛。
蒋委员长很快就乐观不起来了,华北八路军百团大战后,蒋委员长突然发现这两年一不留神八路军竟变成40万之众。
仅正规军就动用了105个团。
委员长只记得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部队建制表上,八路军只是个下辖三师六旅几万人的部队。
娘希匹,谁给了他们扩充的权力?
委员长一不高兴,问题就有些复杂了。
于是中国军队内部磨擦战四起,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旧军和新军干了起来,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和国民党军朱怀冰部在太行山打得难解难分,倒让日军看起了笑话。
到了1941年,中国军队内部的磨擦战趋于平静,又轮到日军的日子不好过了,作为日军战略后方的华北地区似乎乱了套。
早已脱离了正面战场的八路军再也不打算组织一两场正规战役,而是化整为零消失在广袤的平原和连绵的崇山峻岭之中。
崇尚主力决战的日本陆军失去了对手,又时时处在对手的包围之中,一向被正规军所看不起的游击战之威力渐渐显露出来。
日军华北派遣军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倾其兵力开始了“五一”大扫荡。
转眼到了十月的一天,处于晋北的河源县城中心大街的“祥和茶馆”二楼雅座里坐着两个客人。
背靠窗户,面对楼梯的那位茶客正以很优雅的姿态用碗盖拨着盖碗里的茶沫儿,另一个年轻些的茶客眼睛似乎正漫不经心地看着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