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自己的艰辛,而别人的幸运,明珠夫人那鼓荡荡的胸口中,不由得醋海生波。
同样都是一个人,为什么彼此间可以有这么大的差距。
“这件事情交予太后自己处理,毕竟,公孙丽还是芷阳宫的人。”嬴政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直接封死了明珠夫人可能要说的话。
“是。”明珠夫人应声道。
好像,公孙丽的幸运也只能到这里了。明珠夫人暗自想到。
毕竟,嬴政的态度太过冷淡了,根本就看不出有任何喜悦的心情,要知道,不管公孙丽如何,此时公孙丽腹中的可是嬴政的子嗣。
但从面色上看,明珠夫人可是在嬴政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因为又有了一个子嗣的快乐,这与芈灵魏纤纤之时的差别太大了。
难道,大王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公孙丽?
明珠夫人暗自思索到。
只是,公孙丽一个小小的宫女,又有什么资格能够让嬴政讨要?两人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无论公孙丽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又做了什么事情,对于嬴政来说,都不是处于一个世界的人,自然也不应该产生什么交集与影响的。
任凭明珠夫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答案,毕竟,那都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太后还要还叮嘱我一件事。”明珠夫人道。”
“说。”嬴政道。
“公孙丽的祖父还在咸阳,太后认为,既然公孙丽已经有了身孕,应该对她的祖父有所赏赐。”明珠夫人道。
“这件事情就照着太后的意思处理吧。”嬴政说道。
公孙羽的事情,赵姬那边曾经与自己说过,毕竟,涉及到宫外的事情,赵姬很少插手,即使是插手也大多是经过自己。
针对于公孙羽公孙丽这对祖孙之间的故事,嬴政也曾魏纤纤说起过。
嬴政知道,公孙羽此时就在咸阳,只不过,因为自身或者是公孙丽的原因,公孙羽在被释放之后,并没有离开咸阳,而是选择了居住在咸阳。
“是。”明珠夫人应声道,随后自觉地选择了告退。
公孙羽的事情其实本不必告知嬴政,但谁让明珠夫人是卧底了,身为卧底,自然要有卧底的意识。
“恭喜大王了。”在明珠夫人离开后,一直待在嬴政身边的焱妃面无表情但在眼中又好像是含着笑意的说道。
“是要恭喜。”嬴政笑道。
当公孙丽的世界中没有了荆轲与天明,故事就已经不一样了。
“你想当母亲吗?”嬴政突兀地说道。
“啊?”焱妃愣住了,这是什么话?为什么总感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
当荆轲找到公孙羽的时候,咸阳宫发生的事情是这般的,当公孙羽在谆谆教导着自己的弟子远离那些玩弄权术的人时,明珠夫人的出现让公孙羽再也没有心情教导自己的弟子了。
对于明珠夫人,公孙羽并不陌生,因为当年正是明珠夫人将他从劳役营中带出来的。
但是明珠夫人带来的消息却是让公孙羽一点也顾不得客套了。
“丽儿她有身孕了?”公孙羽消化着这个令自己震惊的消息,这个震惊实在太大了。
虽然,他曾经无数次想想过公孙丽的处境,但是,这个消息······
“孩子他爹是谁?”若是公孙羽还有准备的话,那荆轲则是完全懵了。
当年他离开卫国出去闯荡是,公孙丽才不过十一岁而已,那时的公孙丽在荆轲的记忆中还是一个小女孩。
但就是这个他记忆中的小女孩如今竟然要当娘了。
荆轲一时间懵了,而在懵了的心神中更有着一种难言的情绪慢慢弥散开来。
第319章 兴风作浪潮女妖
高傲的明珠夫人自然不会去回答荆轲的问题,更可况还是一个如此愚蠢的问题。
而荆轲在将话说出口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公孙丽自卫国被灭后就进入了秦王宫,如今她有了身份,孩子的父亲会是谁,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去思考也能找到其中的答案。
毕竟,秦王宫后宫之中,真正的男人只能有一个。
“太后很看重公孙妹妹,额,现在在这么称呼已经不合适了,应该说是丽姬了,这些东西都是太后上下来的,老先生,你有福了。”明珠夫人虽然不屑于回答荆轲的问题,但面对公孙羽她却是不得不郑重对待。
谁让公孙丽此时母凭子贵了,若是八个月之后她诞下的还是一个公子的话,那就更是秦王宫内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一位公子虽然不能决定丽姬在秦王宫的地位一定很高,但却可以决定丽姬在秦王宫的身份不会太低。
若是在未来这位公子还有着不错的资质的话,那一切就更不好说了。
深谙后宫生存法则的明珠夫人面对这样的一般情况,自然知道该如何对地公孙羽这位公孙丽唯一的亲人。
“有福吗?”公孙羽消化着明珠夫人带来的消息,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心情了。自己的孙女有了后人,他本该高兴了,只是一想到那个孩子的父亲,他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卫国正是亡在他的手中,卫国为此死了太多的人,而在这些人中,又有太多的人是他的亲朋好友,那是不容消解的国仇家恨。
但是,现在在这份国仇家恨中却多出了别的东西。
“好了,消息我已经带到了,太后的赏赐我也送来了,告辞了。”明珠夫人十分大气地一摆手,已经将各种赏赐送到客厅中的侍卫随着明珠夫人离开了。
公孙羽荆轲视图看着早已看不到明珠夫人院门,一时间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消息实在太过突然,荆轲发现,自己努力了数年,想尽了办法想要营救的人,其实根本就不要自己的营救了,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好像完全成了笑话。
“咸阳,我们不能再待了。”公孙羽看着几乎堆满了小半个客厅的各种器物财货,带着几分怅然道。
“师父不是一直不愿意离开咸阳吗?”荆轲听到公孙羽的叹息,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