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要和我说清楚。而且如果解释不能让我满意,我就亲自去格拉纳达干掉你。”
“如果我的解释不能让少爷满意,不劳您亲自来,千吉妲就可以替你解决我的。”
“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Z高达和Z2高达最为Z计划的两种思路,验证了北方工业的TMS发展道路。毫无疑问,作为高速可变形机,这两型机体都表现的十分优秀。
但是在火力上就不那么尽人意了。尤其是在实战中,多次暴露出了因为武装不足而导致错失战机或者让机师陷入危险之中的情况。
对此,在进行检讨以后,基尼亚斯提出了Z计划的后续,即全装甲Z高达方案。
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想要在本来就已经是卡着极限的Z高达进行任何全武装化的方案都只会导致这架MS变成一架平庸的机体。
于是在几经尝试失败以后,基尼亚斯在和手下研究人员集思广益之后,决定另辟蹊径。
既然在现有的Z高达机体上进行修改不行,那么就干脆重新造一架好了~
因为而诞生的机体被赋予了MSZ-009的编号,也因为是编号006的Z高达后续,这架MS在北方工业内部就被称为ZZ高达。意为超级Z高达。
既然是Z高达的后续,那么也就说明这是一架TMS型机体。但是在设计之初,这架MS就被要求具有强大火力。
这种既要马儿跑,还要马儿能打10个的要求,让开发部的技术人员们几乎挠秃了头。
最终,一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整体变形不可能,那么是否可以采用RX-78-2上已经验证过的分体组合方式来完成呢?
关于这个提议,基尼亚斯和艾琳都觉得可行。RX-78系列上运用的分体组合设计已经被正面是非常优秀的设计。
于是就利用强袭的骨架进行了先期实验,他们将机体拆解成了三部分;躯干,驾驶舱核心战机,下肢组件三部分。
由此得到了一架分离组合的技术验证机,该机被命名为‘脉冲’。再验证了核心调节器功能的可行性后,他们开始着手将这一成果转化到ZZ高达身上。
但是同时为了保险,他们还采取了另一种取消了变形、合体的2号方案来同步进行。
不出意料的,这个常规方案比变形、合体方案要顺利的多。反而比1号方案早了半年登场。由此得到的机体就是FA-010-A全装甲ZZ高达方案(FAZZ)。
虽然取消了变形合体结构,但是却因此使得机体可以安装大量武器组件和单独的大型核融合炉。
全装甲ZZ全高22米,全重达到了95吨。为了驱动这个大家伙,机体动力炉总功率达到了惊人的8070KW。
这是因为除了要驱动如此庞大的机体,还要为作为主武器的超大型MEGA加农炮供能。
这把号称MS单体携带最高出力的光束炮出力比Z PLUS C1装备的精灵光束炮还要高,达到了79.8MW。
该炮通过一个旋转链接配备在右肩上,动力输出直连到机体背包。为了能驱动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背包上也单独安装了一台动力炉为他供能。
同时背包还安装了两具串联双发高推力推进器,在背包上部两侧为一号方案同款兼顾光束军刀的光束炮2门。
因为主炮的冷却装置过长,导致炮身长度超过了肩膀,一直延伸出去。使得原本背包上计划的双联3X7导弹巢变为单独的一具18连装型号。
此外在手臂外侧、胸前、肩口也有火蜂导弹发射器,手臂外侧还有和一号方案同款的双联装光束步枪(2X10.6MW)。
而设计应用在ZZ高达上的头部和腹部MEGA粒子炮虽然得到了保留,但不具备发射能力,可是头部的冷却系统却没有拆除。
这是考虑到试验成功后,这两处武器可以继续使用而特意保留的。
在二号方案成功后,利用取得的数据反哺一号方案。又经过了半年以后,一号方案也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就是被命名为MSZ-009B方案的试做型ZZ高达。将从‘脉冲’身上得到的三体式分离方案简化为核心顶机(上半身+驾驶舱核心战机)和核心底机(背包+下半身部件)的双段式变身结构。
以此来减少一个变形结构,降低重量和机体复杂程度。同时驾驶舱核心战机也可以单独脱出,保证机师安全。
取消了FAZZ的巨大外置光束炮布置,改为内置式的头部MEGA炮,此外背包上的两门兼顾光束军刀的MEGA炮也被保留。
腹部的内置MEGA炮由于需要分体的原因被取消了,但是即便如此,凭借着头部的那门50MW的MEGA炮,这架ZZ高达仍旧是一架拥有恐怖火力的怪物级别MS。
也因为分体式设计,本机和2号方案一样,分别在躯干和背包布置了动力炉,以方便分体的时候仍旧可以驱动身上威力巨大的MEGA炮。
上述一号,二号方案在经过测试后,发现了本身具有两个重大缺陷。
首先是分体设计,使得机体拥有复杂的核心战机和变形机构,这使得机体骨架就显得有些薄弱。
尤其是在全重达到了90吨的情况下,这种情况越发的要命。这种情况增大了整备难度,缩短了零件寿命。使得成本上升。
至于另一个问题就是,不论是一号还是二号方案,都是耗能大户。这使得ZZ高达相比其他高达型号,作战时间大幅度缩水。
尤其是一号方案在发射头部MEGA炮以后,会导致机体性能在一段时间内大幅度下降,这是致命的问题。
而二号方案的超大型MEGA炮也使得本机在平衡性上十分糟糕,近战能力低下。
所以这两个方案最终都被基尼亚斯放弃了,尤其是随着为艾利克斯研发的专用机完成后,这两架MS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
就在基尼亚斯考虑把这两架MS改为Mobile Armour的时候,蔻蔻得知了这两架MS的‘纸老虎’特性,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上报给亚当斯定夺以后,这个名为‘钩直饵咸’的计划就开始顺利施行了。
这两架原型机被送往格拉纳达进行测试的消息被故意泄漏出去,果不其然的引起了阿纳海姆的注意。
担任护航的MS和运输船上的‘机师’‘驾驶员’‘船长’都是用的现成的死尸。具体负责操作战斗和战舰规避的都是小北方负责的。
而一开始进行联络的,也是提前录制好的应对视频,由小北方负责根据对方的提问进行择机播放。
就这样,这两架看似威力巨大,但是同样毛病众多的MS,就顺利的落入了阿纳海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