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最后一个基团!
叶晟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心情突然激动了起来。
‘这是由七个元素粒子组成的小基团,虽然我现在没有办法稳定住这个小基团……’
‘但是,我如果将这个小基团放到一个大基团中来看,就可以用大基团的作用力来稳固这个小基团!’
叶晟是想到了自己一直把目光局限在这个小基团上面,但其实如果自己将目光放大一些,就可以看出来在小基团之外其实它本身也就包含在一个大基团之内。
打个比方说,就是有国就有家。
利用大基团的作用力强行固定住即将崩散的小基团,这样就可以避免整个阵列的散乱了。
但是问题来了,叶晟要怎样才能构造出一个大基团呢?
而且这个大基团又要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去缓和小基团的暴乱之力呢?
问题还有待解决,但至少已经有了解题思路。
此时的叶晟无疑是极其兴奋的。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高考数学时,终于想出来了最后一个大题的最后一个小问,至少解题思路已经想出来了。
叶晟专心解题,开始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
叶晟知道这个过程很难一蹴而就,这也是他的一次尝试。
所以叶晟没有构建完整的元素阵列,而是直接从最后一个元素粒子的小基团开始构建。
解题思路中最关键的点就在于构建一个大基团,从而稳定住小基团。
所以叶晟干脆就只专心于大基团的构造,直接跳过了其他的部分。
一粒粒的元素粒子再次汇聚而来,在叶晟的操控下排列成一个个精妙的结构。
叶晟要在这种固定的排列顺序中找出规律,从而找到中和小基团的办法。
周围的学员们不停地在失败,但他们的动作丝毫不能影响到此刻的叶晟。
此时他已经完全沉溺于这个过程当中,已经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了。
叶晟一次次地搭建其元素基团,一次次总结其中的规律。
不断推翻重来,叶晟的经验在飞速积累。
‘我找到了!’
叶晟心中大喊,他面前是一个由火元素粒子构建成的大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