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前线为您报道,桑松阁下支援热那亚驻扎军,与荷兰、撒丁王国联军激战,双方均有损失,目前联军扼守阿尔卑斯山天险占据优势。】
【丝提西亚元帅授命总司令,全面调度陆海军军事对策。】
法兰西的大国底蕴依旧在,虽然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一度掏空这个国家,但经过贞德的强力修补已经显现出新的活力,法兰西一旦调整过来便迅速在各个战场站稳脚跟。
毫无疑问,经过巴黎保卫战锻炼的法兰西军队已经重振雄风。
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得到了民众的强烈支持。
“高卢人是不屈不挠的!”
“法兰西必胜!”
“弥赛亚大帝万岁!”
前线的捷报打消了民众的疑虑,让娜·达尔克领导下的核心层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救国圣女一定会创造奇迹。
民众们的信心空前强烈,他们并不畏惧战争反而把自己的命运视为和法兰西绑定一体,团结一心共赴国难。贞德唤醒了法兰西的向心力,这个国家已经走上引领历史的快车道,并将一直主宰一个时代。
当反法同盟和法兰西、莱茵联邦同盟在前线打的热火朝天时,舆论战场同样精彩。
对当前形势,有中立国军事评论家指出:
【根据内部消息,前些日子的最高统帅会议中是第一执政本人亲自发表战略,结合现状,可以判断出法兰西的作战重点在意大利方面。很明显,这是一次关键的决策,如果能击败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地区,那么法兰西就可以让影响力直达中东。该战略一旦成功,将证明贞德是继亚历山大大帝、亚瑟王之后,欧洲历史上新一位天才军事领袖】
关于法兰西的行动,梵蒂冈教廷不断呼吁:
【梵蒂冈有捍卫天主权威的坚定意志,以基督之名审判异端,教皇庇护七世将会指挥教廷十字军圣骑士发出裁决。法兰西邪恶的统治者让娜·达尔克,妄称耶稣复活之名,这是对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挑战。杀死红衣主教、抢走屠圣之枪的大罪人,一定会遭到惩罚——教会公理报】
这场舆论战,法兰西媒体也不甘示弱:
【法兰西,受到启蒙思想感召发起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推翻皇室暴政,建立遵循《人权宣言》的共和国。我泱泱法兰西,虽然历尽沧桑但经得住历史考验,我们是建立于先进意识形态之上的自由国度,宗教世俗化、反抗帝国主义是大势所趋,个别势力的愚蠢言论不能动摇法兰西独立自主的道路——塞纳河日报】
塞纳河日报打响了反击的第一枪,法兰西一众媒体群起响应纷纷口诛笔伐,围绕宗教、国家、民族等话题,以《人权宣言》《弥赛亚法典》为理论指导,和梵蒂冈展开论战。
如此盛况,堪称18世纪键盘侠激战!
只不过,毕竟是在报纸上发表,双方还是秉承基本礼仪的,文笔谈吐之间也带着一股文人傲骨,所以这场论战的起始点就是精英化的。
随着舆论场上掀起风云,人们对梵蒂冈教廷认知有所改观,也第一次听说“法兰西意识形态”进一步了解了救国圣女贞德。一场论战,反而酝酿了新思想。
就在口水战愈演愈烈时,此时又有一起事件把风波推向白热化。
法兰西第一执政让娜·达尔克,在塞纳河日报刊登了一篇对梵蒂冈的亲笔公开信:
【出埃及记,摩西分海,然后有十诫教化世人。耶稣受难,三日复活,然后有基督信条降世。罗马衰退,教廷兴盛。退兵匈奴,名声大噪。然纵观千年,教廷之功绩流芳百世,教廷之罪恶罄竹难书。黑死病一疫,售赎罪卷,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十字军东征,大举用兵,白骨露野,生灵涂炭。如此劣迹,实所共鉴。】
【教廷匪帮,作尽妖态。为薄伽丘所不齿做《十日谈》为伏尔泰所唾弃做《老实人》当今教会,皆摇尾作揖之徒,匍身吻足,作奸犯科。庇护七世,伪君子,真小人,懦弱无能,欺软怕硬,只行口舌之事。如此狂徒,妄言进犯法兰西,可笑至极。贞德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只有一问——】
【教皇,你有几个师?】
让娜·达尔克亲自下场,骂人不带一个脏字还朗朗上口,她为法兰西媒体指明一条道路:
别辩经,揭它黑历史!
此刻起,辩论不再是口水战,而是百家争鸣的盛况。
第336章不列颠:我溜了
历经一个月,反法同盟与法兰西的战况越来越清晰:
迪昂与吉尔德雷一个在陆地,一个在海上,双方联手基本荡平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局面。如早坂爱所料,西班牙和荷兰一个消极怠工一个纯属凑热闹,有一系列胜利作为基础,两个国家很容易和法兰西进入一种默契的“绥靖”状态,解除了对法兰西的安全威胁。
不列颠始终摇旗呐喊,庞大的地中海舰队从未停止招摇过市的行径,大炮耀武扬威的对准法兰西的舰队,却从来一炮不响。
海上第一庞大舰队和第二舰队默契的保持克制,在地中海互相比划、秀肌肉、打嘴仗,但都没有真正开火。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不列颠有一艘战列舰靠的太近,趁着法兰西主力舰队外出巡逻已经逼近到科西嘉岛港口,这时留守本地的唯一一艘护卫舰扬帆起航,全速转舵一猛子撞到战列舰船首,离那巨大口径的主炮只有几米远,但仍然一往无前硬顶上去。就这样,堂堂一艘战列舰却被逼退,灰溜溜离开。
贞德在凡尔赛宫接见了这艘护卫舰的英雄舰长,特别表彰全体船员,还不忘大肆宣传一波。
自那之后,不列颠舰队愈加偃旗息鼓。
这其中也有早坂爱极力运作发挥效果,她始终让法兰西共和国占据道德制高点,表示“大家都是自由阵营的一员就不要兵戎相见”尤其在舆论场上的一系列进取,让法兰西的形象大为改善,让一些拥有影响力的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相继站台。
自诩“天下共主”的不列颠还是要脸的,对法兰西眉来眼去的示好有所回应。
就这样,本来就没有核心利益冲突的不列颠开始消极对待。
“第一,保持海上舰队的强势。第二,确保全球殖民体系运作。第三,不允许欧洲出现统一强权。”这三点才是不列颠基本国策,目前她看不到有哪一点受到威胁。
放任欧洲把自己打烂也无所谓,我先溜了。
然而,梵蒂冈教廷和撒丁王国却一直在叫嚣,这俩占据意大利地区已经是穿一条裤子,已经是不可调节的冲突,于是围绕阿尔卑斯山已经形成了绞肉机战场,联军和法兰西军队你来我往,陷入僵持状态。
第四十天,丝提西亚总司令、第一执政让娜·达尔克挂帅出征,带着驻守巴黎的六万精锐部队出发,将成为最后一股到达正面战场的主力军。
那天,一个万里无云的晴天。
“打败邪恶的联军!”
“活捉教皇占领梵蒂冈!”
“弥赛亚大帝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