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气啊,朝歌的治安也就算了,其他城镇也敢买城外,很了解性价比,这商人头脑...小丫头比殷郊都适合当人皇。”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加班带来的怨念,帝辛现在感觉是个有才之人都能当人皇。
各大城市的商会建立之后,自然是需要人工、物资、资金等等。
帝辛和南伯侯各自拨了一笔款,商会也开始正式运作,鄂明又列出了众多商品的目录,根据各种类别进行划分,肉食、素食、调味品、家用品等等选项,光是目录就有几大册。
南伯侯鄂崇禹也来商会亲自见一见自己的宝贝女儿。
只见鄂明正埋头在文件堆中,额头虽有热汗,可脸上却浮现出痴狂般的笑容。
“女儿。”
“父亲?”鄂明抬头,身旁不远处的丫鬟立刻拿着湿过热水的毛巾为鄂明擦汗。
“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的工作如何了,哎,没想到大王为你安排的工作竟然如此劳累。”
“嗯,因为商会建立之初,很多事都需要女儿亲自打理,等到将各大商品分册之后,就可以交给其他人来进行管理、购货、贩卖,不需要女儿亲自打理了。”
“原来如此,大王考虑的周到呀。”
南伯侯本就是个帝辛吹,如今自己的女儿受到帝辛重用,自然欣喜。
只是看到这么多的工作量,南伯侯也实在心痛。
“过些时日我送些人来帮你吧,我楚州城也新出一批才子佳人,定能帮上你。”
“不,父亲,那些人先留着,楚州城的商会也缺人,朝歌这边我自会招人管理的。”
鄂明也深知现在才子难寻,不过朝歌是殷商都城,这怎么可能寻不到人来管理商会呢。
这时,鄂明低下头,小声地问道:“另外,父亲,女儿有一事不明,大王为何要把和二太子安排在一起?以二太子的聪明才智,理应不需要女儿过问才是。”
帝辛不知道的是,把商会建立在城外的这个天才想法不是鄂明提出的,而是殷郊提出的。
“女儿曾想在城内建立商会,理应更安全一些,可是二太子却给出了商会门面在城内,仓库在城外的提议,为女儿剩下一笔不小的资金,让女儿甚是敬佩,这样的二太子真的需要女儿来协助吗?而且...”
鄂明不怕商业上的事务,就怕政治上的事务啊。
“大王这是想要扶持二太子登基吗?”
这句话要是让殷洪知道,嘿,那可就有趣了。
估计就是大太子暗中扶持二太子登基的戏码。
“这个...”鄂崇禹捏着下巴也陷入思索。
“大王的心思,为父真的猜不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王现在还是支持大太子登基的,朝堂之上也多次提出这事,甚至想要早些退位给大太子。”
“女儿现在很怕,万一站错队。”
“无妨。”南伯侯连忙安慰鄂明。
“就算站错队,以为父的地位,新人皇也不会对我们南伯侯家做些什么的,倒是这商会,你可有什么想法?”
鄂明连忙摇头,恨不得把头摇下来。
“父亲,这您别想了,商会和人部有一部分有联系的,若是商会的价格频繁引起百姓不满,再经过人部核实,女儿是要掉脑袋的,况且商会本就是利益汇聚之地,贪多无厌啊。”
鄂崇禹惊讶,他只是试探一下,没想到他这宝贝女儿改性了啊。
之前还说‘只要涨的价格还在百姓的接受范围内,就可以涨上一些,那些百姓一定会买的’这种荒唐之话。
大王是怎么把她教育的这么明事理的。
“好,你有这种想法,为父就放心了,当今大王可是圣明中的圣明,你可要好好听话,万不可无礼!”
“女儿知晓。”
圣明这点鄂明是知道了,可圣明中的圣明...
鄂明回想了一番帝辛的表现。
虽说有人皇之风,可怎么感觉这人皇更像百姓多一点,不,这话说出来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其实鄂明没说错。
人皇也是百姓。
无非就是管的事务多了些的百姓,说尊贵也尊贵,说平庸自然也平庸。
第三百八十二章:总有人想搞事
“殷商这经济,无敌了,别说再养几只军队,就算我现在同时以下饺子的速度下摘星楼也造得起。”
帝辛深知经济强大的好处。
就比如几十年的某个漂亮国,经济好就是造得起军队,帝辛现在同样也是在开始飚经济。
说起来,同样经济好的爆炸的宋朝到底是怎么被打的只剩下江南之地的,那个时候的宋朝已经有火药了吧,竟然还能让游牧民族打进关内。
换做帝辛,各种烟花炮直接炸的游牧民族能歌善舞也说不定呢。
“想这些也没什么用,经济发展了就得花钱,建设建设建设!”
资金充足,自然是要招人,钱行招人、商会招人,殷商各地都在招人,一时间,连那些路边的乞丐都能收到招人的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