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悟,如何明心?”清泉忽然似是放松一般,又站直了身体,眼中带着一丝轻视,似笑非笑。
也不过如此嘛。
“证……”林川刚要回答,忽然心头一动,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微微一笑。
“心本清净心,悟乃自然悟,无修无证,立处皆真。”
冀州省总领事显然听不太懂,只是在一旁,扯住专业的笑容,一副似有所悟的样子。
清泉身后的众僧却是纷纷陷入沉思,就连甫员,也是身形一抖,眉目间多了一丝复杂。
但却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变化。
清泉脸上的笑容一窒,眼中的轻视一扫而空。
如果林川顺着他的问话,依着传统荃宗如来禅的精要回答“证得自性,方能成佛”那便落了下乘。
可显然同为惠临传下的五家传人,林川对祖师禅的理解亦是相当深刻,没有中了清泉的圈套。
所谓“心本清净心,悟乃自然悟”便是承接六祖惠临所传佛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祖师禅思想。
而“无修无证,立处皆真”更是惠临祖师之后,荃宗的无上妙门。
无需修行,无需自证,只需放松身心内外,无所追求。
正是求佛失佛,求祖失祖,心无一物,结果自然成。
虽然虽心中暗自叹服林川的佛法禅意,但清泉可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便见清泉再度发问。
“无修无证,立处皆真,岂不是人人成佛,但你我所见,并非如此,何解?”
话既然说到这里,清泉已然输了半分,林川便也如临济禅风一般,陡然一声大喝。
“人人皆有佛性!世间尽是真如!窝粑粑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随性而为,无三毒无五盖,佛性自昭然!”
林川这一声用上了自己的灵力,使得每一个字都仿佛在众僧的耳畔炸开,振聋发聩,直抵天灵。
“这……这!”有僧人面露惊慌,久久不能言语。
“佛性自昭然……佛性自昭然……”有僧人神色变幻,喃喃自语。
清泉的脸上闪过各种复杂的情绪,看向林川时,方才那自信的气势已荡然无存。
“禅师高见,清泉自愧不如,自愿交出临济衣钵。”
说着便掏出一串钥匙,递给身后一位僧人,命他将代表临济法脉传承的义玄袈裟取来此处。
“至于那荃宗秘宝,实在抱歉,当年师父付法传衣之时,并未提及此事,清泉找遍全院上下,亦无所获。”
林川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些什么,这一路走来,他也看得出来,如今的五家传人,都没有人知道荃宗秘宝的事情。
其实想想也对,曾经的自己不也不知道沩仰法脉所传荃宗秘宝之事吗?
说到底,还是真法不传,众僧混沌。
三毒五盖缠绕其身,远非一朝一夕所至,断了传承在所难免。
五家归一之时,势必得重振荃宗,教化众僧才行!
林川心里想着,那澄灵塔上陡然间光芒四射,阵阵梵音突兀地响起,顷刻间便有无数虚影化作八部天龙,金刚罗汉环坐周围。
澄灵塔前便如镀上一层金光,宛如人间佛国一般。
这些僧人中有不少人是知道林川的一些传闻的,但百闻不如一见,此刻亲眼目睹佛祖神迹,还是不免心神震慑,三观动摇。
一截洁白如玉的莲藕从塔顶射出,在空中滴溜溜地打了个转,落到林川手中,继而化为虚无,融进妙明真心之中。
人间佛国的异象也随之散去。
净世青莲只剩下曹洞法脉的莲花花瓣,便集齐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当头棒喝
苏钼当时之所以安排了净世青莲这一出戏,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有心之人来到五家祖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林川的荃宗势力,增加一个助力。
这净世青莲可以稳定吸收荃宗所有寺庙的香火祈愿,在它面前修行悟禅,体悟众生疾苦,修行便会事半功倍。
有了这东西,荃宗必然会飞速发展,成为苏钼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而这时,负责取来义玄袈裟的僧人,也双手捧着一个黑色的匣子递到清泉面前。
清泉有些怅然地抱着匣子,神色复杂地递给林川,苏钼在半空中遥遥一点。
临济心印从袈裟中激射而出,印入林川心口。
荃宗五家禅法传承,林川已得其四!
林川瞥见清泉的神色,知道他受了打击,心里有些执念散不去,便伸出手来,拍了清泉的光头一下。
此即为当头棒喝!
“王登宝殿,野老讴歌,执境着法,何日得佛!”
其他僧人吓了一跳,还以为林川要动手做些什么,正要阻拦,已是来不及,想要发怒,又想到方才一幕,只得作罢。
清泉身躯一震,林川的声音在他脑中回想,往日倨傲,瞬间崩塌,不觉之间,已泪流满面。
“多谢禅师指点,是清泉执着了!清泉愿长伴禅师左右,聆听佛法,恳请禅师收我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