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便是启程暂且离开了京都城,来到火之国南部区域里的那一片广袤平原地带里,作为地形最为平坦,而且也是土壤资源最为肥沃的国土,启所注重的农业基本就是落在这一片区域里。
而且还要涉及到南北贯通那一条铁路的建设情况。
既要做到合理规划,不侵占农田,又有做到最省资源的建设路线。
虽然说启现在官方政府里有‘弹正尹’‘监察卿’所统领的两大部门明面上监控着全国官员和重大工程、政策(前者负责惯例里规定的官员督查,后者才是检查那些工程、政策、基础设施),守护忍里还有着一个监控部门,在暗地监视着这些人,这些事。
但启还是自觉自己有一定的必要性定时定期深入到基层里了解情况。
而且这个定时定期仅是指隔一段时间就得下去一趟。
具体的检查时间。
必须是临时性做出的决定。
而且还得是说走就走。
不通知任何人。
要知道现在的火之国政治官僚体系,尤其是地方制度里,有点近似于启前世天朝古时候的春秋时期。
君主居中而坐。
底下贵族们分封而治。
除了靠近京都城那一块区域是由大名直接统领,其他区域却都是由着大大小小名门望族出身的贵族来担任城主,统筹治理以着这一座城池为核心的一片区域。
地方势力最强盛的一些城池里。
不仅是城主。
底下那些佐官们都是出自于这一家族的派系。
这便是以前火之国的常态。
启之所以在那一次叛乱里,放任那些人乱来,而且还有刻意引导的嫌疑在里面,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借口来清理掉这些人,后面因为增田俊的劝诫,启稍稍放缓了一下自己的步骤。
没有真的对这些人赶尽杀绝。
当然,这样做的利弊都很明显。
好处便是在于启在没有搞扩大化的情况下,外加还有利益均分的做法,可以让启在继位之初,让火之国政权平稳过渡,坏处便是在于那些贵族们的势力仍旧稳固。
别看现在一个个都对启俯首称臣。
但那是因为时局缘故。
纵使说这一辈子他们都会听从启的命令,但等到启去世之后呢?那是启所无法容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