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白刃战过后,奥军禁卫死伤约四百人,摄政王的部队也仅仅死伤八百左右,但奥军不敢上了,躲到远处犹犹豫豫。
刚刚好,B集团军群的三个骑兵旅从北方出现。
奥地利禁卫军指挥官,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少将带队撤离,他不仅没有继续迟滞骚扰雷德尔,就连主战场也没去,在整个大决战期间兜兜转转,最后跑路回家。
贝内德克年轻时勇猛万分,他不避艰险,总是接下最苦最危险的任务,被誉为奥皇最忠诚的骑士,但从这一次交战之后,贝内德克的性格完全逆转,从此变得怯弱胆小...
无数个夜晚他从噩梦中惊醒,回想起那天,一个被砍掉半边面庞的普军士兵,狰狞的死死掐住他的腿。
雷德尔站着最高点,将一切尽收眼底,他没有什么害怕恐惧的情绪,他只是眉头紧锁的注视着残肢断臂,鲜血与内脏交杂的战场。
活下来的士兵们欢呼雀跃着,高喊着摄政王的名字,用热切和期待的眼神看过来。
“全体铁十字勋章晋升两级,奖金,休假一并送上,现在你们休息吧。”
他让血战一番的士兵休息,自己骑上快马,带领B集团军群的三个骑兵旅火速赶往战场,此时已经是十二点半了,决战已经开打一上午。
第三十四章 决战萨多瓦
7月3日,晨5点,朝阳初升。
根据总参谋长毛奇的安排,5点15分发起进攻,各部队军官都在等待怀表指针转动到位。
战场东线下起小雨,C集团军群司令冯·赖赫尔上将不以为然,雨势非常微弱,抬头看看天空,今天这雨也不可能变大多少,不会影响进攻。
雨势蔓延至战场中线,那里有一片面积不小的森林,林中有湖,很快就弥漫起大雾。
B集团军群司令冯·施泰因梅茨上将认为,雾气中进行丛林战十分不利,于是在战斗开始前几分钟,临时削减了进攻森林的力量,只保留国防军第8师做试探性进攻。
进攻的时间到了,战场各处齐齐出现清亮的哨响,普鲁士军队全部压上,展开对奥地利第一道防线的攻势。
东线的C集团军群冒着小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就冲上了奥军第一线,是一连串的农舍小村,奥地利守军数量可能不超过四千,都分散在各个屋子里,磨坊里,牛棚畜舍里。
C集团军群将近十万人,对一连串的村庄展开逐屋逐栋的搜索,倒也没发生什么巷战,偶尔会有奥地利人打一两下黑枪,大部分时候,是普鲁士人到处抓俘虏,奥地利人藏的哪里都有,需要逮出来。
负责正面进攻的B集团军群遭遇了麻烦,正对面的奥地利军队有比较完善的防御工事,需要用火炮才能轰开一条路,但最佳炮阵地贴近森林,森林里一直有奥军在打黑枪。
除了森林旁边的一片空地之外,没有什么好角度可以用来炮击,奥军阵地构筑在一个山坡反斜面,从绝大部分方向火炮打过去效果甚微,必须扫清森林,在计划原定的最佳跑位摆上炮才行。
B集团军群从五点一直等到七点,负责进攻森林的国防军第八师依然没打下来,雾气没有消散,冯·施泰因梅茨也不敢派出更多军队去进攻森林,进攻人数越多误伤概率越高。
冯·施泰因梅茨将情况汇报给总参谋部,他觉得可以不依靠炮兵,直接强攻奥军阵地,老毛奇同意了。
在付出了一千多人死伤之后,于上午7点40分,B集团军群全面占领奥军正面一线,抵抗远低于预估,老毛奇的心理预期是强攻会死三千人左右。
而且奥军部署在正面的兵力太少了,延绵9公里的反斜面阵地,居然只布置了不超过万人,那奥军都跑哪去了?
都在森林里。
拉德茨把三万人的奥军放在大森林当中化整为零,无论士兵溃散也好,疯狂误击友军也好,这些没怎么训练过的征召新兵,作用就是吸引注意力,直接成为了弃子。
B集团军群在攻克面前的阵地后没有继续进兵,而是回过头来包围森林,这里面的奥地利人太危险,可能对后勤线造成大威胁,必须得先拔除才能进攻下一个目标。
东线的C集团军群,正面的B集团军群,都没有遭遇多大抵抗,但因为一些小麻烦被拖延住了脚步,就像是大快朵颐吃下一条鱼,嗓子眼卡了个鱼刺。
普鲁士军队将前线的各种情况进展都通过电台汇报给总参谋部,老毛奇拿到战况的第一时间就觉得有人要遭殃了。
“凯瑟琳,你注意战场情况,把进攻步伐放缓。”
这则电报发送给A集团军群的时候,凯瑟琳已经带人占领了面前的奥军阵地,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了两千多名俘虏,也没遭遇什么伏击。
老毛奇接收到情况之后有点呆滞,全线进攻,全线轻轻松松拿下,奥地利军队的反抗太过于微弱了。
那就继续进攻第二线吧。
在对奥军第二线发起进攻的途中,凯瑟琳的A集团军群遭遇一个棘手的烂事,他们越过一个丘陵,看到的是十几道反骑兵L型壕沟,整个山坡背面都快被挖成台阶了,每一阶都有2.5米落差,战马完全无法通行。
绕路?右边是易北河,左边是开阔农田,直接暴露在萨多瓦中央阵地的火炮射界内,在村子旁边的高地,奥地利部署了超过200门火炮,其中一半是超大口径的要塞炮。
A集团军群脚步严重迟缓,他们被卡在丘陵地貌中间,一边加紧时间填平壕沟,一边还得防备奥军突袭。
西线停顿,东线也停顿了,C集团群在进军途中遇到五米多宽的人工渠,并且引入了易北河的河水,水渠很浅,人随便就能趟过去,但火炮下去上来再过烂泥水沟很麻烦。
当普鲁士的左右两线部队都忙于整理道路的时候,奥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大队人马从二线阵地涌出来,隐藏在丘陵棱角的小口径炮闪亮登场。
凯瑟琳和赖赫尔都知道奥军的意思,整顿道路的时候也一直在等,两人遭遇奥军袭击后的对策也是一致的。
“传令兵!电台!告诉友军我们遭到攻击了!”
A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立刻停下土工作业,稍微后撤展开防御,并将自己遭遇大股奥军袭击的消息通报其他部队。
最害怕的就是奥军大部队全力以赴的扑过来,掰断钳形攻势的一头...
可是几分钟过后,通过电台互相传递的消息大家反应过来,奥地利并不是全力以赴的来打自己,而是分兵东西两线同时反攻。
奥军总指挥拉德茨判断,自己占据绝对完美的地利优势,并发起突然袭击,而敌人正处于地势低洼区域,一波反攻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至于分兵两线,主要是因为西线较为狭窄,西线丘陵最多投入两万人就挤满了,再加点预备队,剩余兵力当然要投入东线去。
如果拉德茨元帅麾下是合格的部队,这一轮大反攻说不定真能有不错的杀伤,但他手下可用之兵素质堪忧。
东线,德意志骑士团顶着火枪和小磅数火炮直接冲山,虽然这片地带有大量壕沟,他们不能骑马,行动也爬上爬下的,但下马的铁罐头魔能骑士老爷只是削弱了机动性而已。
在德意志骑士团发起冲击的第一阶段,两个倒霉蛋被六磅炮砸脸而死,等爬高地的最后一段距离,奥军在丘陵折线的火炮已经打不到他们了,有些奥地利士兵把火炮往前推压低俯角,结果火炮直接顺着山滑进了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