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情商:民众不把摄政王当人。
无论俾斯麦如何的发展都到不了功高盖主的程度,人界第一总是要在神界之下的,摄政王对安娜的限制,并非担心自己的权利与地位,而是担心未来。
雷德尔无与伦比的威望只是他个人所有,无法继承给孩子,可政务官体系一旦打破了平衡就很不妙了,这届政务官支楞,下届也会支楞,而自己的孩子肯定无法压制支楞无比的政务官。
摄政王压制自己,安娜也表示理解,相较于其他国家的首相,安娜的权势已经大的惊人了,再更进一步要为所欲为就太过分了。
第三十八章 什么叫做互惠共赢
短暂的狂欢之后,必须要沉下性子面对问题。
自摄政王上台以来,普鲁士的国际形势一直是极好的,普奥战争之后情况急转直下,进入了一个危机重重的时间段。
开战前,普鲁士的综合国力是100,战争胜利后,变成了130(90),吞并了大量德意志诸侯还从奥地利割走了一些地,抢来了一些人,这些营养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消化过程中普鲁士背着严重的debuff。
本来就吃撑了肚子,周围又有虎狼恶狠狠的盯着,形式太严峻了。
雷德尔-凯瑟琳宫,摄政王将决策层都召集过来进行御前会议,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国防大臣罗恩、总参谋长毛奇、内阁秘书舒尔茨,王室事务处主任弗里曼旁听并负责记录。
昨天每个人都在乐,今天每个人都换上了司马脸,原因就是来自拿破仑三世的一封信件。
“拿破仑三世要求我们履行承诺,将卢森堡、比利时、莱茵区交给法国,而且新增一项,他们还要获取在南德四邦的合法驻军权。”安娜将信一摔。
林登万哼了一声:“拿皇他在想屁吃呢。”
普奥战争之前,俾斯麦秘密访问巴黎,并和拿破仑三世签下了《凡尔赛备忘录》,但那并不是一个承诺,也不是什么密约协议,那就是个意向性的备忘录。
当时安娜可没说同意,只是说把拿皇的条件写成备忘录,带给摄政王看看,考虑考虑。
普鲁士当然不会给,但也不能明着说不给,只能一拖再拖敷衍拿皇。
安娜说道:“凡尔赛备忘录是个杀手锏,也是个大炸弹,现在还不能抛出来,压的越久,越往后使用效果才会越好。”
凡尔赛备忘录和普法之间密谈内容是绝对机密,没有第三方得知,一旦这些事情被曝光,比如林登万把备忘录发给大姨子。
嗯..欧洲就直接炸锅了,带英炸,法国炸,德意志炸。
现在的话气氛还没有烘托到极致,而且普鲁士的实力还不行,引爆这颗炸弹的结果就是于禁成为最大赢家。
老毛奇和罗恩对视一眼,罗恩让老毛奇说。
“殿下,现在的普鲁士完全不能挑战法国,也不能和法国有任何的实质性冲突,我们需要消化这次战争的战利品,需要继续建设工业化,提高经济,训练部队,建设更为庞大的铁路网,我想..五年内我们是不能和法国开战的。”
老毛奇还有一句话没说,就算是五年后的普鲁士竭尽全力,战胜法国的可能性也只有百分之五十,法国实在是太强了,就算是带英都不敢说自己稳赢法兰西。
摄政王感觉法国的实力应该有165左右,五年后的普鲁士..在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最多也就150.
但纸面实力就是纸面实力,理论上的东西不代表战争的胜负,林登万有充分的自信心可以在未来打败法国。
嘛..现在嘛...普鲁士属实是不行。
国内情况正处于迷幻的狂欢同时炸裂的景象,普鲁士地区每个人都在嗨皮,而被吞并的诸侯地区都在闹腾,林登万让所有诸侯都放弃政治权利,所有王国、公国变成普鲁士的省。
大棒横扫过后是甜枣,林登万虽然让诸侯滚蛋,却没有动各地权贵世族,想要表明自己不会改变当地的传统格局,但是各地权贵不信,他们看到诸侯凉了,感觉摄政王一定会对自己动手的,便闹了起来。
有一说一确实,摄政王确实是打算彻底清扫地方势力,他把德意志整合事务交给了罗恩负责,以全德军事再整编的名义。
必须先把地方的军权控制牢固,收编诸侯旧军队,逐步派遣普鲁士军队驻扎,过程要缓慢平和,避免激起当地的抵触心理,再之后就可以交给俾斯麦治理地方政界商界贵族容克圈子的虫害了。
诸侯国被普鲁士吞并后,当地权贵闹,百姓也闹,而且闹的非常厉害。
虽然说德意志大统一思想在每个人心中绽放,但普鲁士人和德意志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其他地区的百姓希望和平统一、联邦制统一、大德意志方案...也希望能够保存自己的国名。
最重要的是,人们心中是德意志大统一思想,而不是普鲁士大统一思想。
林登万现在背着的这个普鲁士国名就不好整合地方,想要对地方实现完全整合,不仅需要他的强力手段,用铁和血去把所有人融汇在一起,更需要一个德意志帝国的名号,如何建立德意志帝国又是一个麻烦事了。
总之,雷德尔方案想要将全德真正的融合统一,其阻力非常巨大,地方抵触心理很强,雷德尔方案的执行难度比摄政王之前想象的更大。
俾斯麦说:“如果稍微的妥协一点,肯定会更加容易。”
林登万坚决反对向地方势力妥协,绝不!普鲁士与德意志诸侯国的斗争是颗大雷,总会爆开的,如果为了度过这段艰难时光而向地方妥协,只是让这颗雷炸的晚些,炸的越晚,对德国的伤害越大。
与其将问题留给自己的孩子,还不如现在就把炸弹引爆,哪怕要受些伤摄政王也可以接受。
见摄政王的态度坚决至此,其他人也不再提议什么妥协方案了,俾斯麦和罗恩、毛奇谈论国际局势问题,舒尔茨时不时插一嘴,而林登万走到了世界地图前驻足凝望。
“拿皇急的跳脚,我查看了一些相关情报,法军是真的执意要驻军南德了。”
“嗯,从法国那边的铁路调度和物资运转,预计会有十万法军驻扎南德地区,这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英国那边...拿破仑三世应该和维多利亚女王达成了某种协议,英国已经基本默许了,法军进驻南德,而南德四邦对此很是抵触,这对普鲁士是个利好消息。”
普奥战争能够打响,而且没有收到国际干预,除了铁血猫猫安娜的外交努力,更多的是英法两国对局势发生了误判。
英国觉得法国太支楞,而普鲁士比较弱,需要增强一些才能抗衡法国,但奥地利不能被打死,奥地利始终要作为一个普鲁士的枷锁存在。
法国觉得普奥交战必然旷日持久,拿破仑三世用南德、意大利作为平衡手,希望普奥两败俱伤自己从中获利。
结果奥地利在极端时间内就被锤爆,还差点就被锤死了,奥地利不再是普鲁士的枷锁,已经被猫猫开除德籍了,在二十年内都没有任何能力反抗普鲁士,由于战争结束的太快,法国还没来得及操作,获取的利益远低于预期,英国发现普鲁士特么的有点猛啊,普奥战争之后又增强了一大截...
无论英法都对普鲁士很不顺眼,拿破仑三世不断的给柏林发消息,要求普鲁士履行凡尔赛备忘录,赶紧把卢森堡比利时莱茵区交出来。
英国爸爸的态度也突然变得冷漠,目前英国进入了一个战略选择期。
法国非常支楞,得收拾,普鲁士强而有力,得修理,英国人还没想好先整谁。
如果此时此刻,俾斯麦将《凡尔赛备忘录》公布于世,维多利亚会对法国震怒,但是,英国在看到凡尔赛备忘录之后的选择肯定是撮合着让普法开战,皇家海军搅屎棍会让普法两败俱伤,正好一起修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