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2)

遵命!陛下 林登万233 2735 字 2024-02-19
🎁美女直播

政客并不是单纯的乱嗨,他们也是希望国家强大作出利民利国的大功绩的,但政客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将个人利益摆在国家利益之前。

就像李红妆跟法国签的这协议,各种原材料有了新销量,价格虽然优惠但也有得赚,表面看国家小赚了,但走私体系多了个分蛋糕的,就引发了德国对明帝国的信任危机。

个人狠捞一笔,国家明面赚的同时损失了明德两国一直以来的信任关系,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损害国家利益了。

李红妆在形象上有些与俾斯麦相似,在具体的外交操作上也算不错,极端时间搞懂西方政治并融入,也算极有天赋,但她是个政客。

俾斯麦是个政治家,一个极端爱国者,一个极端的国家利益至上主义者,至于个人利益,俾斯麦也只在乎一点,希望自己永远在德意志历史中是个伟大的人。

两者对比,俾斯麦可以在绝大部分领域碾压李红妆,战略思想,外交手段,政治能力,个人品格都拉开一大截,李红妆唯一战胜的地方就是敛财能力。

俾斯麦也算是家财万贯,但一切财产来源皆为合法公开,她有首相的高薪和各种补贴,每做成一件大事,国会都会给她几万英镑的奖金,这些钱就足够了,俾斯麦不需要通过受贿等灰色方式为自己敛财。

因为安娜对钱唯一的用途,就是回老家买土地,去乡亲面前装B,容克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而质朴。

在地球otl世界线,威廉二世烦俾斯麦烦的要死,绞尽脑汁的赶铁血宰相走,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调查俾斯麦的家产,结果愣是没发现任何的资金问题,没贪污过,没挪用公款过,为政治目的受贿皆有报备并且全部上缴国库。

威廉二世让人绞尽脑汁的查,最后挑出了一点毛病,俾斯麦多领了两天工资,这就是铁血宰相执政生涯中唯一留下的贪污问题,威廉二世还找人追讨铁血宰相多领的两天工资,差点没把俾斯麦气死。

俾斯麦是19世纪欧洲行贿外交和秘密外交的代表人物,掌管着德国天文数字的秘密外交资金,居然一点都没有往自己腰包里揣,属实是令威廉二世摸不着头脑。

德国秘密外交资金要是交给李红妆这种标准的沽名钓誉捞钱贪财政客...人家不得先贪上十个亿?

倒也不必过分的贬低,因为人类本性如此,利己主义思想的盛行很正常。

政客,才是政治圈的主要构成,李红妆相比大多数政客,至少算是又真才实干的,政斗党争很在行,外交手段也算行,至少比那些只会扯淡的政客好多了。

但跟俾斯麦、帕麦斯顿、加富尔、林肯、大久保利通等政治家相比就差远了。

李某人能获得东方俾斯麦这样的称号,说白了就跟圣雄甘地一个性质,而洋人之所以在外交事务中,只愿意与他交流,就是因为他是个能融入西方贿赂政治的一个政客,听得懂话,肯收钱,肯卖国,只要价码足够高,跟刚果签不平等条约都没问题。

嘛,蓝星跟地球是不同的世界线,因为明帝国国力算是强大,因为李太后强力控制朝廷遏制阉党、清流和各种党争,让李红妆比地球的那个同位体优秀了一些,但还是个政客,因为贪财敛财这性子是她从小生活环境决定的,改不了。

非要给其一个准确的评价,那只能是东方舒尔茨了,如果李太后能够像德皇雷德尔一样,舒尔茨和李红妆这种人就是个有底线不卖国能办事顺便为自己捞点钱的政客。

如果李太后过度宠信且杀伐不够果断,不能给予政客核善的压迫感,舒尔茨和李红妆这类人就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整个伦敦万博会期间,德皇雷德尔都没有参与会议,因为他对李某人格外反感,哪怕是异世界同位体,哪怕是牛牛都没有的版本,德皇还是看都不想看一眼。

“我天天跟维内托女王贴贴,这不香么。”

第十三章 走钢丝

世界秩序1849峰会也进入了末尾,在俾斯麦那边与各国政要加紧谈判的时候,德皇雷德尔也终于迎来了他的大工作。

原定在一周前就应该进行各国君主会议,但由于阿尔伯特亲王重感冒,一直推迟到不能再推才举行,而且离谱至极的一件事,维多利亚女王因为担忧阿尔伯特身体,直接不出席了。

英国的席位上只放了一根女王权杖,一切事物由新任英国内阁秘书格尔代议,这哥们还不能坐着,得在女王席位后面站完全场。

维多利亚女王不在,那此次会议的主角自然就变成了雷德尔。

参与者包括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复辟法皇拿破仑三世,奥皇弗里茨约瑟夫一世,意大利女王维内托,瑞典挪威联合国王,丹麦国王、荷兰国王、比利时国王,奥斯曼苏丹。

西班牙王室未出席,因为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引发了大暴动,激起了不知道第几次内战。

葡萄牙王室未出席,葡萄牙国王是阿尔伯特的表兄弟,最近染上了疟疾,时日无多了。

欧洲君主制国家的首脑基本都在一张桌子上坐下来说话,全场焦点便是德皇雷德尔,无论谈论什么话题,说着说着大家都要看雷德尔一下,看脸色行事。

“随着工业化推进,高品位铁矿石的需求变大,我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前几天我的首相已经和诸位的首相、外相谈论过了,关于铁矿石贸易份额的分配...德皇陛下你认为呢?”瑞典国王问。

全场目光锁定雷德尔,还有英国新任内阁秘书的眼神死死盯过来。

“嗯。”雷德尔说:“国际贸易应当遵守国际贸易准则,恶性竞价损害的是大家所有人的利益,也希望瑞典方面能够履行进出口贸易合同。”

大家目光散去了,英国内阁秘书也取消了死亡凝视。

类似的问题很多,而雷德尔应付起来也很烦躁,各种事情都要来问我的意见,我作指示也不行,不做指示也不行。

指手画脚的过分了,就会在英国人眼里显得过于强势,有争夺霸权之心,若是什么都不表现,就会在其他国家眼里是个怂包,世界第二强国不过如此~

曾经的普鲁士是秩序的挑战者,与其他国家一起站在下面。

现在德意志是秩序的维护者,与英国一起站在上面,站的越高越难,尤其是当世界老二。

会议期间爆发了一次较为激烈的争吵。

“俄军为什么出现在了罗马尼亚大公国呢?我的亚历山大兄弟,你不是在搞改革么。”奥皇声音平静,但眼中满满的都是威胁。

亚历山大二世说:“我国军政事宜不需要其他国家过问,奥地利还是多管管自己,小心解体了。”

奥皇:“你才解体,你全家都解体。”

俄罗斯在内部改革的同时,对外进行势力范围扩张转移矛盾,在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都有活动,奥斯曼、奥地利君主对此情况表示非常不高兴。

连锁反应,瑞典国王担心沙俄扩张主义,意大利女王向各国推销自家的地中海运输服务,丹麦荷兰等低地国家则担忧战事爆发后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然后,各国君主就把仲裁权扔到雷德尔身上了。

“老哥你说句话啊,您看看这局面又要掐架,德皇你管管啊。”

雷德尔疲于应付,正特么经济危机呢,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开始呢,老哥几个能不能消停点,整天掐来掐去有什么意思,和平才是最重要的。

雷德尔不能表现出自己要帮谁,也不能表现出自己要打压谁,更不能表现成老好人谁都帮,也不能表现得很中立谁都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