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阴险的想法,已经超出法国历史上的谋略家们的底线。
这也是马修生不逢时了,若是晚生一百多年,遇到黎塞留大主教,说不定会对他的计划点赞。
博垂库尔知道,他一旦答应了马修,他彻底上了马修的贼船,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可是如果他不答应又如何。奥尔良战役若是失败,他必然难辞其咎,甚至有可能背最大的黑锅。
他已经不敢和马修对视了。
这个年轻人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然而却将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查理殿下害怕先丢王位再丢脑袋的忐忑,博垂库尔不能坐视奥尔良战役失利的职责,甚至连贞德对家乡的感情也在他的算计之内吧?
博垂库尔彻底放弃了在马修面前玩弄阴谋的想法,直接躺平。他颓然说道:
“这样一个消失上百年的刺客组织忽然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而且就在奥尔良,这也太巧了吧。殿下又不是傻子,说不定会识破。”
“我都不知道这份报告该怎么写,奥尔良地区发现疑似消失百年的神秘刺客组织阿萨辛,请殿下小心?”
马修微微一笑,淡定的说道:“谁说我们发现阿萨辛了?我们不做任何结论,只是将一些零碎的证据呈上,然后请殿下圣裁不好么。”
博垂库尔愣住了。
这小子果然太懂人心了。
不愿意暴露身份的神秘组织外围成员在奥尔良的活动轨迹,截获的勃艮第人信件中隐晦的俚语,英国佬回复时胜券在握的迷之自信。
总之就是不说明白,就硬谜语人,让本就心事重重的查理自己胡思乱想去吧。
英明的博垂库尔将军可没说这个组织是阿萨辛。
马修的嘴角带着几分笑意,越是谜语人越好,此时的查理就像一只心事重重的竹鼠,生怕自己被揪着后颈肉拎起来。
只要给他一点暗示,他马上就会自己联想。
在这种心态的驱策下,只要贞德能展现出战无不胜的能力,查理一定会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死死不放。
除了孤注一掷信任贞德,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第二十七章 敌踪乍现
3月22日,当博垂库尔的密信送出去一周后,马修和贞德带领八百多人的小型部队出发了。
这只部队堪称是法国的精锐部队。其中从独立旅拉出来的只有两个连两百多人,其他战士和基层军官都来自奥尔良军团。
这么安排,为的就是给安插在部队中的内鬼们一个发挥的舞台。
好歹也出了大几百号人,难道没有一个内鬼吗?为了保险起见,马修将独立旅内部被标记为疑似内鬼的人都带上了。
博垂库尔那边也尽量将内鬼往外带。
这些内鬼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还以为是立功的好机会,兴冲冲的跟着上路了。
从奥尔良东边的沃库勒尔绕过奥尔良要塞前往希农,一路上要走三百多里路,渡过伯夫龙、谢尔和维埃三条河流,穿过几处山谷。
如果无人打扰,军队可以在十二天内抵达,这种行军速度是这个时代的常态速度。
并不是每支军队都能像普鲁士军队一样14天反向攻击前进800公里,至少这只法国军队做不到。
但他们这一路绝非一帆风顺,等待多时的英国人会放过这个机会吗?
法国龟缩在营寨和城堡里不出来,英国人攻击伤亡很大,现在法国人终于从他们的乌龟壳里出来了,他们怎么可能放过如此良机。
这三条河流中,伯夫龙河水流缓和而且非常浅,不利于伏击作战,更重要的是这类距离沃库勒尔大营并不远,法国援军可以随时抵达。
维埃河就在希农城堡前方,由法王的禁卫军守卫,英国佬如果选择在这里作战无异于送人头。
最合适的进攻地点,就是谢尔河附近,这里有大片的湿地,从这里行军肯定会比较辛苦。
如果选择恰当的出击时机,完全可以趁着法国人最疲惫的时候一举杀出将法国人全歼。
这里是平原河川地带,一旦战败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
在保证奥尔良围城的同时,只需要派出几千名精锐士兵就可以完成这次斩首任务,马修不相信英国人会错过这次机会。
这也是他送给敌人的机会。
施舍的机会根本不是机会,而是陷阱。
马修打算利用卢瓦尔和运送粮食和辎重,士兵们沿着这条东西方向的河流一路向西,直达希农。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人力,而且可以随时弃船远遁。
当法军在卢瓦尔河行进时,英军根本无法判断法军的动向,只能分散部队进行搜索。
在中央区隐藏行踪十分简单,所以英国大概率会弄丢目标,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内鬼放出的低地信鸽。
这就是马修计划的关键点,信鸽也好,直接报信也好,都并不容易。只要稍微注意一点,就可以提前预警。
这个作战计划得到了贞德全力支持。
当然这不是因为马修的计划有多好,而是贞德对他的信任近乎盲目。哪怕马修说让她去冲击英军大营,估计贞德也只会问什么时候。
全军上下八百人对贞德的信任近乎盲目,而贞德对马修的信任又近乎盲目,这种绝对信任让他感到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