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的时候老家政府,为了发展小地方经济,推了个旅游项目出来,结果劳民伤财,花了一大堆的钱,外来的游客没吸引多少,还把本就贫穷的小地方,折腾得够呛。
没办法,穷地方,能够发展的项目只有旅游。而全国各地,像小县城这样不穷困的地方,数不胜数。各个城市都想发展旅游,又没什么特色有趣的地方,又怎么可能火得起来?
总之就是,经济没发展,倒是一些民俗项目,保留了下来。
老爷子这段时间在居委会那边忙活的,就是舞龙的彩排了。
传统民俗几大项目里边,舞龙的技术含量是最低的,不像舞狮这些。以前老家还有那种莲花游街的,就是一坨用铁架搭建成的贼大的莲花架子,上边再坐个妙龄少女,就招摇过市…也不知道是在祭祀什么,感觉特封建。
近年来也不多见了,因为太麻烦,倒是舞龙舞狮还保留下来了,还挺热闹的。
舞龙最热闹的是烧龙,这节目通常保留在晚上。
舞狮这东西则是下午就开始了,家家户户的拜年。每当拜到你家门口,还要放鞭炮,讨红包什么的。
总之,禁放烟花的条令,又一次成了一纸空文。
…
其实就算是老家,这般的光景,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过了。
下午大概三点多的时候。
舞狮队抵达老陆家,狮子头是泥塑的,看上去其实已经有些老旧了。皮毛下边遮着两人,听到鞭炮声响,便拼命的往响炮的地方拱去,看着憨态可掬,其实还挺辛苦的,一封鞭炮响下来,炸到脚上身子上也是常有的事。
等鞭炮鸣完,老陆这才拿着红包迎了出去。
一队人拿了红包,又欢欢喜喜的拜了个年,这才转身,去了下一家。
因为鞭炮太响了的缘故,婉凝一直躲在屋子里边,直到鞭炮放完,她才探了个脑袋出来。
陆遥笑着拍了拍大腿,那小家伙就“dundundun”的跑了出来,一屁股坐到了老陆怀里。
“一会儿可别到处去玩了,晚上带你去庙会,那儿有烧龙,可漂亮了。”老陆一边说着,一边又用双手,把婉凝这丫头的小脸蛋儿,搓成了各种的不规则型。
初六之后,年禧基本上也就过去了,初七开始就有很多人回潮,从农村反回城市,正常上班,继续新的一年的忙碌。
老陆虽是无业游民,自由职业者,没什么硬性上班的要求。但看到朋友圈一堆人在哀叹着年过完了,也不免有些心有戚戚。
她摸了这么长时间的鱼,等到年过完了之后,又要开始写更新了…
想着,她也不免些头疼。
人这种生物啊,一但怠惰下来,用不了几天,很快就废掉了。而如若,想要重新拾回以前的那种状态,简直太需要勇气了。
不奋斗也许没有未来…但不奋斗,真的很爽呀!
她不禁有些感慨。
然而感慨归感慨。
热热闹闹的过年终究只是这么几天而已,年过完了之后,生活还要继续,一切都将恢复正轨。
老陆的指尖,轻轻揉捏着小丫头的脸,心里想的却是晚上的庙会,一时间,不觉有些恍惚。
…
很快便是饭点。
一大家子人陆陆续续回来,就着剩下的一些饭菜,草草吃了点,便聊起了晚上的庙会,烧龙的事情来。
假期结束前最后的狂欢。
庙会其实和动漫里边的祭典之流,有些相似,虽其中有些微妙的不同,但总体来说,流程大抵接近。
没什么好说,肯定是十一区的祭奠,抄袭我们庙会的。
这些就是民俗,有些约定成俗的意味,政府会将一些区域划出来,当做是庙会的举办点。
划分出来的区域在这天晚上会变得相当热闹,各种各样各类的小吃,也会出现,晚上还有烧龙,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的节目。
等吃好了饭,夜幕降临,外边便开始热闹了起来。
这种节目,老太太和老爷子见得多了,没多大的兴趣。收拾好碗筷,便回楼上看电视去了。
两孩子倒是兴致颇高,从白天那会儿就一直在候着了,现在好不容易挨到晚上,天还没黑得彻底,便开始催促老陆老苏,更衣出门。
见她俩吵吵闹闹的样子,老陆不免有些感慨,还有些奇怪的小惆怅:孩子终究还是活泼些,而她和老苏,终究还是老了呀。
国内逛庙会到是没什么讲究,不像十一区那样子,要穿什么和服,木屐啥的,自然就好。
小丫头又换上了过年时的那身小旗袍,包包头没扎,但也仍旧活泼可爱的。
出门的时候老陆掂起她抱了抱,小丫头最近应该是长胖了一些,变重了,至少也有个三十五六斤的样子。她才抱一会儿,就有些气喘了。
第230章 庙会(2)。
离开家,步行约十余分钟的样子,很快就到了地方。
庙会举办的地方,叫腾飞广场,广场前边的街道,叫云山大道。
八点钟,恰是小镇人民夜生活刚刚开始的时间。
一大家子走在街上,笼罩着缤纷霓虹,光影炫目,随处可见的小吃摊,这个原先宁静祥和的小镇,似乎瞬间增添了无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