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提升,最后算下来可能还不如在原本的标准框架内修修补补,这就是掌握标准的好处。
现在永夜世界魔法工业化的火苗刚刚点燃,单打独斗、产品原本完全性化的魔法师看到一片蓝海,开始把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工业的一环。
比如联合起来创办工厂,由机床和流水线替代自己手搓魔法装备,制造各种魔晶机械。
或者只是一些有性能优势的零件,有价格优势的轻工业品等等,都能使这些“学者”,完成向资本家的转变。
在当下这个还有无数空白领域需要先行者开拓的时代,一个新发明就可能早就一家独角兽公司。
无论是青藤还是泰拉,都在努力营造这样鼓励创新的环境,给予各种政策、税收上的优惠。
泰拉甚至已经准备放弃农业税,只靠繁荣的商业,塔西卡政府就已经富得流油。
而青藤帝国则掌握着最大的先发优势,聚集了全世界最多、最优秀的魔法师,自然要学美苏,成为各方面标准的制定者。
这也是为了国家安全必须要做的考虑。
帝国工业部和失衡之章密切合作,规划帝国工业的发展方向,完成各类网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监督,保证帝国的最核心利益,最长远发展。
现在帝国所有的新规划的工厂,从流水线建设到产品参数,都需要全都套入同一个生产标准、质量检测标准内。
不符合标准就不允许建造,不合格的产品也不能上市,整个工业体系必须标准化、秩序化、规则化。
很多魔法师反对这些“约束他们创造力”的规定,标准化的零件对于他们的设计和发挥是一种沉重的镣铐。
一个得意作品完成,然后还要把设计稿修改以用上各种标准件,同时符合工业部的各种标准,材料上也必须满足有些特定条件……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原本可能很先进很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也会变得平庸,失去原本的竞争力,或者成本大幅度上升——
运气好能继续生产,只是少赚一点,运气不好最后核算发现设计失败,直接淘汰。
魔法师们以前都是自由打造装备,有得买就不错了,家里有矿才能对魔法装备挑挑拣拣。
可现在帝国直接把他们的自由给剥夺了,想搞点新东西出来,还得被工业部拴着,自然被许多魔法师吐槽。
只不过,再多的反对也没有半点用处。
标准化是帝国魔法工业化早就定向的路线,怎么可能因为一点点负面影响就放弃?
帝国为什么援助泰拉王国毫不吝啬,放心塔西卡去进行表演?
她一步步掌控巨大的财富,吸纳来自列强的游资,短短时间内已建设出一个比帝国还要繁华热闹的泰拉?
不是认定了塔西卡绝对忠诚,个人感情在国家层面上根本没有多少参考意义。
帝国的自信,在于泰拉的发展机遇是吃魔法工业化的红利,而魔法工业化的核心标准牢牢把控在帝国手里。
包括图腾手环,那也全是帝国标准。
好几个不可替代的核心零件得从帝国进口,否则成本直线上升,性能还无法保证。
搭建极乐幻境的厄里斯魔虫,泰拉王国拿到的都是没有繁殖能力的阉割品种,也没有能力深入星界补充野生的。
其他的魔晶机械也一样,看起来建起来一座又一座工厂,帝国卖什么,泰拉王国都能给山寨了,技术能力爆炸。
但实际上,核心技术一环又一环,全都牢牢把握在帝国手里。
泰拉王国就是组装厂,想要保持现在的美好前景,就不可能脱离青藤帝国的生产秩序。
这不是简单的卡脖子,这是卡到不能呼吸。
泰拉王国要是敢违背帝国的意图,治理到一半的沙漠化,都能直接给你停了。
真正速生并且改变土壤状态的改良沙漠作物,同样也是没有任何繁殖能力。
若帝国禁止出口,泰拉前面的钱就白白投入,不继续种植做到彻底转变,不出几年就又会恶化回去……
以上,全都是帝国不使用战争,就能收拾泰拉的手段。
当帝国的蛮子开始思考,就会明白先一步减轻国内阶级矛盾,解放了魔法师创造力的自己,究竟占据多大的优势。
打仗?傻子才会在这种时候打仗呢。
陛下,我们有一百种方法通过非战争手段,把这个世界那些落后的列强玩瘫了。
这就是掌控了工业标准,魔法工业革命全面开启的青藤帝国底蕴。
塔西卡其实也看到明白,别看她在泰拉炒地皮把自己变成了金融女王,可她实际上禁止国内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的。
她很清楚,房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国力提升,只不过制造超级大的泡沫。
只要青藤帝国发出战争威胁,泰拉安全收到威胁,房价直接就能爆炸。
所以她一直在引导资本投入真正的技术,追赶帝国最先进的生产工艺,还反过来向帝国投钱,尽可能禁止血汗工厂模式,保证研发投入比例等等。
即便永远不能赶上帝国的先发优势,但她还是领先周边列强半个身位。
当这场演出落幕兽人变成帝国新的行省,泰拉会成为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港。
大时代轰轰烈烈开启的时候,有些人把规则已经玩明白了,有些人却还装睡不愿醒,假装属于自己的荣光还没有结束。
在这种气氛下,弗兰肯斯坦比过去忙上十倍,但她忙的开心,春风得意。
工业上有大项目,军事也有大项目,各种资金向自己汇总,以前只敢想想的实验,现在真的可以去搞了……
尤其是军事方面的绝对优势,失衡之章的强大,莉迪亚她做得到吗?
她和莉迪亚的竞争,可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魔法天赋更强的黑发萝莉一直在综合成绩上碾压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