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折木源点点头。
“然后打字跟他们聊天?”
“嗯。”
稍微有点理解不能。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直播间,不如说是聊天室。
西瓜熊和猪心在频道里各聊各的工作,而折木源则是在旁边看他们聊天。
怎么回事。
到底是谁在直播。
英梨梨的大脑放空。
评论区里,可以看到西瓜熊和猪心在聊“雪女”的事情,也就是那则冬季露营时的篝火晚会的视频。
两位职业音乐人的侧重点自然是配乐部分。
西瓜熊:「挺厉害的,音乐性强,而且还用了特别的乐器。」
猪心:「确实。」
对于这两位十一区的流行职业音乐人来说,箫这种乐器实在过于冷门,他们的脑海里几乎没有这种特殊的音色存在,而这次Youtube视频里的箫声着实令他们惊艳了一把。
有很多可以学习探讨的地方。
除此之外,一位专精于民族乐的大师的评价也令人印象深刻。
西瓜熊:「这个视频把隔壁的石横梁给炸出来了,他还想邀请这作曲人去上音进修。」
猪心:「确实。」
西瓜熊:「作曲人好像已经找到了,同行的东艺老师直接给她发了邀请函。」
猪心:「确实。」
西瓜熊:「你在听我说话吗?」
猪心:「在吃夜宵,随便敷衍你一下。」
西瓜熊:「噢。」
西瓜熊:「阿圆,你看过那个视频吗。」
西瓜熊看到猪心不想理他,于是想要和在场的另一位职业音乐人来讨论。
是的,在西瓜熊的眼中,阿圆同样也是一位职业音乐制作人,还是特别擅长改编作曲的那一类,音乐功底非常强。
那一首《我曾也想一了百了》与改编后的《Weight of the World》,都令人回味无穷。
阿圆也许是他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行,也许是民间大师,也有可能会是一位海外友人。西瓜熊等人认为最后一个猜想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阿圆不开麦的原因,想必是担心自己的口音太蹩脚了吧。
但西瓜熊认为这不重要。音乐无国界,只要能聚在一起讨论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内涵,其他的一切统统都可以抛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西瓜熊与猪心擅长的领域是流行音乐,对这首箫曲的风格与内容无法解析透彻,而阿圆没准对民族乐会有意料之外的理解。
西瓜熊耐心等待着,想要听一听阿圆的看法。
片响。
主播阿圆:「飞雪玉花挺好听的。」
西瓜熊:「啊?」
飞雪玉花挺好听的。
牛头不对马嘴。
不是吧,猪心在吃夜宵不断发确实敷衍他,就连阿圆也在看其他的视频吗。
西瓜熊心底有些难过,但很快就被另一件事情给吸引了。
飞雪玉花是什么。
西瓜熊打开谷歌浏览器开始搜索阿圆发来的内容,很快地输入「飞雪玉花」。查询结果是一些毫不相关的内容。
挠挠头,西瓜熊很诚恳地问道:「什么是飞雪玉花?」
很古怪的名字。
片响,主播阿圆回复道:「那个“雪女”的配乐。」
看到这个双引号,西瓜熊的心底瞬间就有了个大概。
这种标点符号,十一区人是基本不会用的。
它经常出现在汉字里。
那么结果就显而易见。
但还需要确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