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1 / 2)

🎁美女直播

“不是说阿圆是上音学院的学生吗,石教授带过来的吧。”西瓜熊说。

“但他们两个为什么坐得这么远?”猪心问。

“估计是赌气了,你们看石教授的眼神像是要吃人。”西瓜熊回答。

“好可怕,别看了,他们自家人的事情。”猪心把头缩了回来。

第592节 第591章 教授的重量

情况稍微有一点不对劲,但大部分人克制住了自己,没有站起来去看二楼的来客。只有小岛裕也像是个心智未开的石猴,膝盖跪在座椅上,手掌摊开垂直额头,观测二楼的场景。

“这个动作可以看得更远吗。”佐藤心问。

“大概是心理作用吧。”小岛裕也回答。

佐藤心得出结论:“心眼。”

“差不多。”

至于舞台上的坂本太一,他也同样没有搞清楚状况。

他记得自己只给了风间弥生一张邀请函,怎么二楼还有两个人。

察觉到剧院内窸窸窣窣的骚动在不断扩大,坂本太一当机立断,给光头助理送去一个眼神,光头助理微微点头,身手敏捷地回到后台。

几秒种后,暖色调的华丽灯光渐渐收束光芒,剧院重新回归黑暗,聚光灯重新焦点于坂本太一的头顶。

观众们的视线虽然重新回到了坂本太一身上,但绝大多数人心里都在想刚刚出现在二楼的三个人。

尤其是石横梁,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Sakura重新会面了,而另一边的西瓜熊等人同样很想跟那位“主播阿圆”近距离见面。但这一切都需要等到坂本太一的私人音乐会结束才行,就这样直接贸然去找Sakura,很容易得罪人。

当然,除开石横梁以外,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依旧在Atamaitai身上。对于他们来说,Sakura和Atamaitai相比,各方面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Atamaitai,站在你面前的真人哎,怎么想都比那个骚气的樱花粉来得吸引人吧。

等到折木源重新回到二楼时,坂本太一重新回到钢琴面前,用清脆亮丽的琴声唤回大家的注意力。

二楼,折木源慢腾腾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发现阿蛇和Sakura端正地坐着,姿势像是小学时期严格遵守班规的好学生,而西宫结弦则是站在二楼栏杆边缘,小脑袋正埋在相机里,露出精致的侧颜。

听到折木源回来的声音,西宫结弦没有转头,而是轻轻地念出折木源现在的职位:“东京艺术大学的挂名教授。”

折木源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啊。”

东京艺术大学,十一区唯一一所国立艺术大学。

它的录取率非常低,至于低到什么程度呢……隔壁文京区的东京大学是无数优秀学生们的向往,是十一区顶尖的学府,录取率是公认得低,然而东京艺术大学的录取率是……东京大学的三分之一。

是的,这是一所考取难度比东京大学还要高的大学。有无数人精心备考、全力以赴,然而连续考个三四年也只是徒劳无获。

但这并不能阻碍他们对东京艺术大学的向往,因为东艺对于十一区所有艺术学科的学生们来说,是艺术的终极殿堂。

所有天赋异禀的学生们从各方汇聚于此,在这里肆意发挥自己的想法与创意,汲取大师们的经验与知识,攀升创作出无数艺术作品。

东艺的美术部很有名,许多著名的设计师都毕业于这所院校,每一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天才,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才华,得到无数人的认可,像是现在任天堂的老总宫本茅就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

同时东艺的音乐学部也很厉害,出过许多著名的大师。就例如眼下在舞台展露光芒的坂本太一,就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的音乐学部!

现在的东艺仍然在向各行各业输送出无数新鲜的血液,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展露才华,改变世界。

但,并不是说加入了东京艺术大学,所以才拥有了非凡的才华。只能说东京艺术大学里的资源与人脉促进了天才们的成长,提高了上限。

能够成为一名东京艺术大学的学生,也就意味着基本光明的未来。而东艺的教授……这份重量,不是一两个学生可以比拟的。

它是名誉的象征,也是能力的认可。

北野悟,创作出《菊次郎的夏天》这样经典作品的导演。他不仅是导演、演员,同时还是东京艺术大学电影专业的主任、教授。

这位教授的作品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它经历过时间的洗礼、人类审美的提高,依旧被认作是经典中的经典。

是的,只有这样厉害的人才称得上“教授”。

“Atamaitai教授,大概是这个样子吗。”西宫结弦的语气像是在提问。

“应该不用去给人上课。”折木源答非所问。

北野悟等人帮忙申请的挂名教授这个职位很奇妙。可以享受权利,却不用履行义务。

Atamaitai成为了东京艺术大学的教授?

这样的新闻如果出现在推特上,绝对会造成一大批备考人员的狂热朝圣吧,他们会期待Atamaitai出现在东京艺术大学的校园内,亦或是憧憬能够上一堂Atamaitai的专属课程。

同时也会有人提出质疑,认为Atamaitai过于年轻,没有资格担当“教授”这一职称。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东京艺术大学沾了Atamaitai的光。

因为折木源不需要东京艺术大学那所谓的“资源”与“人脉”。

“会是负担吗。”西宫结弦突然问。

“没有,挺好玩的。”折木源回答。

“待会儿吃什么。”

“苹果。”

“不是卖完了吗。”

“不想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