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我在东瀛当巫女 清鸾 2430 字 2024-02-19
🎁美女直播

隔着一扇玻璃门,白水秋看到她走到最里面的屋子待了一会儿,出来后就脱下围裙,正在往外走的时候,冷不丁从旁边窜出来一个年龄不大的男人,挡住了去路。

年轻男人似乎在疾声厉色地呵斥着什么,手势的动作幅度很大,日向飞鸟双手握在身前,有些局促不安的样子,脑袋都快埋到胸口了,嘴里似乎嚅嗫了几句。

白水秋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从两人的神态模样来看,感觉年轻男人像是日向飞鸟的哥哥。

争吵持续了好几分钟,日向飞鸟捏着衣服下摆,似乎快要哭出来了,直到这时候,站在她面前的年轻男子才冷着脸,扭头往外面看过来,隔着玻璃窗看到路边的白水秋和栗见早苗时,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大步走了出来。

日向飞鸟连忙跟上。

等站在外面的时候,年轻男子的脸上已经堆满了笑容。

“原来是飞鸟的同学啊……”

男子装模作样地整理了一下衣领,努力摆出一副斯文谦和的样子,向栗见早苗和白水秋伸出手来:“初次见面,我是飞鸟的哥哥日向森治,这段时间经常听我妹妹提到你们,作为兄长,多谢你们在学校对她的关照。”

刚才在店里都快动手打人了,当我们都是瞎的,看不到吗?

而且,日向飞鸟提到过自己还有可能,怎么可能会经常提到栗见早苗,两人直到今天才算是第一次见面好吗……

白水秋忍不住腹诽了几句,就看到旁边的栗见早苗笑了笑,抬手和日向森治虚握了一下。

“没什么,这都是我们作为同学应该做的。”

等栗见早苗收回了手,日向森治又把手挪到白水秋面前,脸上依然保持着那种略显虚伪的笑容。

虽然做派没什么问题,但他的眼神……让白水秋本能地感觉到有些不舒服。

出于礼貌,白水秋也和他握了手。

其实东瀛人见面很少有握手的习惯,往往都是用鞠躬代替,不过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倒也没那么排斥,只是多数人不常采用罢了。

而且在握手的过程中,白水秋感觉日向森治好像故意多握了一会儿,期间还用手指在她手背上有意无意地捏了几下,粗糙的触感让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把手收回来以后,立刻就放在衣服后面蹭了蹭,一脸嫌恶的表情。

这个细节,白水秋并没有太过刻意地掩饰,旁边的栗见早苗看在眼里,抿了抿嘴唇,有点憋不住笑的样子。

而日向森治则是眼角挑了挑,脸上却还是保持着刚才那种笑呵呵的神情,转身朝着日向飞鸟招了招手,故作洒落:“飞鸟,今天不用在店里帮忙了,和你的同学出去玩吧,记得替我向他们问好。”

“我知道了,哥哥再见。”

第三十章 是和尚吗

日向飞鸟小心翼翼地绕过日向森治,从店铺里面走了出来,有点歉意地连连鞠躬。

“对不起啊,白水同学,栗见前辈,我哥哥其实……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性格有点太自主了,如果对你们造成了困扰,请允许我代他向你们道歉。”

“没关系的。”

白水秋和栗见早苗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多说什么,与日向飞鸟结伴转身,往水野公园的方向走去。

快要从街角转弯的时候,白水秋顿了顿脚步,又回头往水产店的方向看了一眼。

水产店的门口,好像又来了一位新客人。

这种事情本来没什么好主意的,毕竟日向水产店的生意虽然并不怎么好的样子,但也不至于连客人都没有,只是……

这个人的打扮,好像过于正式了一点。

一般来买水产品的客人,都穿的很随便,往往都是简单的T恤短裤,也比较符合这一片贫民区的原本风格。

但水产店前的这个客人,却穿着一身西装革履,和周围的人站在一起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另外光秃秃的脑袋也很惹人注目,有点像是和尚。

咦?

该不会真就是个和尚吧?

白水秋有理由这样怀疑。

东瀛这边的和尚,和华夏不太一样,定位上更近似于一种职业,打卡上班,定点上下班的那种。

在寺庙的时候可能还会念诵佛经,但下班以后,僧袍一脱下来,该喝酒的喝酒,该泡吧的泡吧,有些甚至还会出入风俗场所,和普通的上班族几乎没什么区别。

华夏佛教讲究的那些戒律清规什么的,在他们身上完全就是不存在的,就连结婚生子,也是被允许的。

前两年,东京那边甚至还有和尚出道成为牛郎的,据说生意还不错……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和东瀛的政局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早在飞鸟时代,佛教刚从华夏传入到东瀛的时候,其实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和本土的势力融合,形成了一些富有东瀛特色的本土佛教。

像真言宗、天台宗这些流派,还是比较正经的,大部分的戒律都会遵守。

而净土真宗一脉,就是不重戒律的典范了,最初的创派始祖就娶妻吃肉,后面的门人就更不用说了。

早期的东瀛佛教,与皇室合作密切,一度被当作思想武器大力扶持,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许多寺院为了保护自己的寺产,招募了大量武士作为僧兵,在此后的贵族阶级与皇室的权力争夺中,成为拥兵自重的一方势力。

后来到了幕府时期,武士势力联合僧侣架空了天皇,将禅宗的戒律改造成武士家族的礼法,形成了禅武合一的局面。

尤其是江户幕府时期的德川家康,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佛教信徒,力主开创了寺院法度和寺檀制度,把全国的墓葬统一交给寺院管理,寺院因为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东瀛佛教的势力一度达到顶峰。

其后的明治时代,天皇经过倒幕运动又重新得势,将支持自己上位的神道教扶正为国教,发起废佛毁释活动,强迫国内佛教信徒全面解禁,并废除了各种清规戒律。

虽然此举遭到过一些佛教流派的反对,但已经对东瀛佛教的整体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之后再经过两百年的演变,东瀛的佛教就逐渐形成了今天这种花里胡哨的模样。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