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白水秋脑海中转了一圈,识趣地没有问出来。
关于画皮的话题,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
铃木珠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河童的情况向白水秋知会一声,并顺便询问一下有没有相关的线索,既然白水秋表示并不知情,她也就放弃了追问,轻轻呷了两口茶水,转而提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其实我和十兵卫这次过来,还有一件事情……白水同学,不知道你对「灵异事件对策组」怎么看?”
“嗯?”
白水秋有点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什么叫对「对策组」怎么看,难道是……用眼睛看?
铃木珠希看着白水秋略显茫然的表情,抿了一下嘴唇,改口说道:“算了,我就稍微说的直白一点吧,你有没有加入对策组的想法?”
“加入对策组?”
这一次,白水秋才是真的惊讶了。
“嗯,虽然有点自曝家短的味道。但老实说,我们对策组的人手并不多,甚至常年处于缺人状态,常备人员不超过十个,加上一些流动成员,也才不到二十人。
这些人基本上都来自于千叶县内的各大神社、寺庙、掌握驱魔之术的家族等等,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代代相传。
比如我,就是接替了我父亲的位置,他当年也是对策组的成员,并且在组内待了近十年,直到两年前,才因为身体原因退出了组织,由我接手了他的工作……”
这种世袭的机制,在东瀛其实很常见。
东瀛人非常注重出身和血统,甚至重视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古代战国时期,几乎统一了东瀛的雄主丰臣秀吉,就是因为出身过于低微,而迟迟不被贵族阶级接纳,好不容易认了近卫前久当义父,才得到了关白的职位。
一直到现在,这种传统依然根深蒂固。
无论是政治家、警察、还是黑帮成员,都有着子承父业的现象,神社、寺庙这种本身就在家族间传承的产业,当然更是如此。
顺带一提,这种世袭的现象其实是在逐年减少的……
原因倒不是什么社会开化,或者阶级固化有所缓解,主要是因为时代不同了。
平成和令和时代出生的年轻人,往往不愿意按照父辈安排好的路子去走,政治家的女儿可能会想要投身演艺圈去当演员,警署长的儿子可能想去画漫画,黑帮大佬的孩子可能想要当一名教育家……
前几年还有一位高僧,生下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继承衣钵当和尚的,年近六十的老父亲只好老当益壮,继续苦苦支撑着寺庙的产业……
当然,和一般的神社相比,「对策组」还有点特殊。
因为需要对付的,都是一些灵异事件,所以加入组织的人,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才行,而东瀛的寺庙和神社虽然遍地开花,从业者众多,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样子货,有着体系化传承的,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
比如铃木珠希所在的玉前神社。
所以,就算不是铃木珠希,她父亲空出来的那个位置,也多半会由玉前神社的其他人接替。
毕竟,想要从其他地方发掘出一个身具灵力的新人,难度太大了。
铃木珠希把这些情况简单说了一遍,然后轻声说道:“因为对策组需要处理的,都是一些妖怪鬼祟之流,所以对常备人员成员的实力有着硬性要求,但白水妹妹你的话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且,对策组的薪资待遇很优厚,可以在许可范围内给予成员很多便利,比如打车和乘坐电车的费用全部报销,到某个地方处理完灵异事件后,还可以顺便游玩一番,吃喝住宿的费用同样有上面兜底……”
所以这就是你们乘坐出租车寻找妖怪,而且上次在冷饮店说要请客的原因?
白水秋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毕竟对策组成员在处理灵异事件的过程中,危险性不亚于普通警察追捕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工资和福利不高的话,可能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干。
至于白水秋自己……
“抱歉,虽然你说了那么多,但我现在还在上高中……”
“而且我们天目神社,也只有我一个本职巫女,如果我加入你们的话,那神社这边就只有奶奶一个人了……”
“这个……”
铃木珠希挠了挠头。
白水秋给出的这两个理由,已经非常充分了,但难得遇到这么一个灵力强大、又没什么怪脾气的巫女,她还是有点不想放弃:
“其实加入对策组,也不一定要经常东奔西跑的,只处理成田市周边的灵异事件也是没问题的,另外如果平时要上学的话,也可以只在周末行动,作为组内的流动成员……至于神社这边,我们也可以帮你想办法……”
“我先考虑考虑吧。”
第197章 现在改口还来得及嘛(二合一,悬赏加更8/24)
白水秋的确有那么一点点考虑的意思。
成为常备成员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毕竟她还没打算现在辍学,时间和精力上都不允许,但如果按照铃木珠希说的,以流动人员的身份加入对策组,只负责处理成田市周边的灵异事件……倒也并不是不能考虑。
因为,如果灵异事件就发生在成田市附近的话,基本上相当于是在白水秋的家门口出现了状况。
就算没有对策组这一层因素,面对这种情况,她多半也是没办法无动于衷的。
而且……
铃木珠希和十兵卫,是白水秋目前为止遇到的,仅有的两个和自己同龄的人类修行者。
从前者刚才所说的那番话来看,千叶市的对策组内部,至少还有七八个和他们能力相当的人。
所以,不管最后是否加入,和这些人打好交道,肯定是没有坏处的。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还会有联手对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