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指挥这才醒悟过来,"对啊,他又没看见是咱们的人打死的!"
王长史闪过苦笑,忙吩咐人:"请薛府丞进来!还有,你们先不要将这件事告诉王妃娘娘,免得惊扰了。"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绯袍,胸前绣着云雁的官员才进了仪门便拱手前驱,堆起笑道:"王大人,纪大人,打扰了打扰了!"
王长史他们也拱手回礼,笑着请坐,"不知府丞大人有何见谕?"
薛府丞连连说不敢,"只是一件小事想和大人核实一下。"
纪指挥大大咧咧的说道:"听说那人是我手底下的人打的,但绝不是我的人打死的。"
王长史被纪大指挥气得火冒三丈,当即沉声道:"纪指挥,娘娘等会儿回府,一行护卫还需点检,你便先下去吧!"
纪指挥见王长史脸色不好,便打着哈哈,"那我去看看!"要说他浑,反应倒还灵敏。
等到他走了以后,王长史才拱手笑道:"这件事纪指挥说的明白,当时那个人妄图冲撞王妃坐轿,咱们的护卫情急之下推搡了几下,情形是有的,但说打死,绝无可能!也许他自己回去跌死也未可知。还望薛大人和府尹大人明鉴!"
薛府丞眼珠儿转了两转,随即应和道:"原来如此!"索性打死的只是街上的无赖混混,不如给忠顺王府一个顺水人情,"下官这就回复了府尹大人,也不必上报刑部,只当他自己跌死结案了事。"
王长史点头笑道:"大人明断!不过,以下官浅见,还需仵作诊断清楚无误了,不可混让我家王爷王妃担了纵人行凶之名。"
薛府丞急忙拱手作揖到底,"请王大人放心,下官以性命相保,必不至此。"
王长史拈着胡子,"那就好!下官会在王爷面前提到你的。"
薛府丞脸上笑开了花,"多谢大人提携!"
事已至此,一场风波一点水花也没扬起来就平息了。甚至王长史都懒着费心去核实,就算真是咱们打死的,又如何?
但听到这个消息的可卿却咯噔一下,顿时没了主张,打死了人可是了不得啊!会不会给夫君惹祸?自己如果不回来就不会有这种事儿了。
所以,她一刻也等不得,急急忙忙走上来,"咱们真个儿打死了人?"惊慌之色溢于言表。
王长史没料到可卿竟然到前边来,笑道:"娘娘,不妨事,已经了了。"
那薛府丞骤然看见天仙下凡,愣愣的没有反应过来。
王长史咳嗽一声,王妃美貌惊人自不待言,但架不住一天一个样儿,今儿比昨儿好,昨儿比前儿好?也不知道王爷他老人家怎么调理的?
"这是我们王妃!"踹了薛府丞一脚。
薛府丞方才惊醒,将头埋的低低的,"下官......下官京兆府丞薛绍光拜见忠顺王妃。"
可卿还是头一次有人这么拜她,忙躲在一边,羞红了脸儿,"薛大人请起。"她看了王长史一眼,竟然有些局促,暗自懊恼不该没瞧清楚便出来。
堂上几个人顿时显得很尴尬。
小丫头小月也跟了上来,站在可卿边上。
薛府丞只瞟了一眼,急忙把眼睛闭上。王爷家连一个丫头都这么娇俏的要人命,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可卿只问王长史,"是不是咱们的人失了手?"
王长史笑道:"咱们的人教训了几下是有的,但是他回去自己跌死的,和我们的人无关!"
可卿红着脸"嗯"了一声。心里哪里还会想着死人的事,只想着自己实在不该出来的,让外人瞧见了,该如何是好?给夫君脸上蒙羞了,眼泪不知不觉就要掉下来。听说地方上大有外人瞧了一眼然后上吊的。
可卿觉得自己身上都不干净了。
小月则清脆的说道:"那人奴婢知道,诨名二愣子,那一片儿的人都该他管的。人可凶了!谁要是不听他的,晚上都会被弄死。他还几次想要奴婢,奴婢都逃了,今儿见他被打,奴婢拜谢满天神佛!只可惜没有上前也踹一脚才甘心呢。"
王长史眼睛一亮,对薛府丞道:"听见小月姑娘的话了?真是罪恶昭彰,报应不爽啊!"
薛府丞不敢抬头,"是是是,下官这就去办,一定妥妥当当,让人挑不出一点儿错处!"
王长史抓着他的手:"薛大人请,下官送你出去!"半拉半拽的带他出了仪门。
出了门,王长史警告他道:"你刚才什么也没见到,是不是?"
薛府丞如醍醐灌顶,"刚才堂上只有下官和王大人,还有别人吗?"
孺子可教也!
送他离开,王长史才转身回报,"王妃娘娘,这边已无事,敢问咱们是现在回王府还是要用了晚饭才回?"
可卿擦了眼角的泪,"今儿回来,不知道哪天才能再回,况母亲病了,等再晚一点儿吧?"
王长史笑道:"属下这就去安排。"说着就就要下去。
可卿叫住了他,"养济院施粥的,如何了?"她还记着这件事。
王长史拱手道:"回娘娘的话,我们的人已经购置了柴米,正在施粥。一定会保证所有人都吃到。"
可卿最是心软,眼前想起街巷口那一幕,忍不住说道:"王长史,咱们能不能多施几次?"可卿自己觉得都过分了。
王长史笑道:"娘娘仁善,虽然一次花费不多,只十两银子,但咱们总不能将他们养起来,要是天天这么施粥,一年下来三四千银子,即便是咱们王府,也不好支应啊!"
可卿嘴张了几次,仍说不出口。
好在王长史察言观色的本事一等一,忙委婉劝道:"不如属下报请王爷知道?想来王爷知道是娘娘的主意,兴许会同意的。"
可卿摇摇头,"便不给夫君添麻烦了。我这里有个旧簪子,能值个十来两,你去当了再施一次粥吧?"
王长史为官一二十年,今儿才遇到这样的麻烦事,这到底是该接还是不该接?
外头要是知道忠顺王妃当了体己嫁妆施粥,知道的自然满口夸赞,但那不知道的,该怎么评说?是吝啬呢还是吝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