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目平仄完全不管了。
元春忙叫住了她们,"夫君已经给姐姐簪了花,你们用不着这么害怕的!"
湘云宝琴相视一笑,一朵红云爬上脸颊。
某人且喜且忧,吃了一盏茶。
黛玉这时拍着手笑:"大姐姐,我要检举,刚才哥哥脱滑了,还是我替他接上的!大姐姐快罚他另做一首!"
宁骏瞪了她一眼,"明明是你......"
黛玉做了个鬼脸儿。
宝钗在一边帮腔,"明明是哥哥没做。"
妙玉不咸不淡的说:"我也瞧见了。"
可卿噗呲笑道:"妙玉最不会扯谎的。夫君,妾身也帮不了你了。"
宝琴在底下拍手,"姐夫,你一定有好的!"宝钗羞得掩面要走,却被黛玉拉住了。
于是宝琴和湘云两个去到案边,和凤姐几个一起,将案抬到屋中间。
黛玉推着宁骏,"哥哥快去,不要冷了宝琴她们的好意!"
宝钗打趣道:"哥哥,要不你让咱们姊妹都替你簪花,如何?"
宁骏想象自己一脑袋五颜六色的花,这不是某剧中的如花吗?不禁一阵恶寒。
"不就是诗词吗?区区小道,怎么能难得住我?"
宁骏长身而起,走到案旁。
惜春蘸满了墨,把笔交给宁骏。
宁骏思索片刻。
黛玉凑在他身边儿,小声道:"哥哥,要是想不出来,画个圈儿也成!"
大家都哄笑着围过来。
宁骏清清嗓子,"以为我真没好的?"
叫凤姐和迎春按着纸,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元春念道:"泠泠何处秋声起。欲问秋声,只在桐阴里。风定芙蓉香十里。烹茶唤起娇嫞婢。把卷论文人有几。还是芭蕉,解得侬心意。不合读书明眼底。添将多少愁滋味。"
黛玉眉眼含笑,"晴雯香菱,哥哥叫你们倒茶呢!"
两人不知所以,真的去倒茶,座中无不绝倒。
贾敏道:"词是好词,只是你做来竟有些脂粉气。"
宁骏脸不红心不跳,"昨儿在玉儿奁中瞧到的。"
黛玉听了羞恼,刚才还说晴雯呢,岂不是将自己绕进去了?嗔道:"我没作过!"扑在宝钗怀中不敢见人。
大家都知道两人互相打趣,不言自明。
贾敏笑道:"你们两兄妹哪天不闹几场?今儿倒雅致,等会子这儿完了,你们两个联上一百韵去。"
说到这里,她问元春:"宝玉怎么没来?"
元春解释道:"这里是王府关防内,照例外男不准进来。"心中极想见见。
贾敏点头不语。
探春笑道:"听说姊妹们起诗社,宝哥哥早就想来,谁知竟不能够。肯定懊恼着呢!"看了一眼湘云。
可惜湘云正和宝琴说话,根本没有留意。
凤姐察言观色,调侃道:"宝玉正和太太看戏呢,况且来时还说和一个姓蒋什么的人要好,想要见见。只怕没空儿。"
蒋什么的,不就是蒋玉菡?声名贯神京的琪官!
宁骏差不多已经将他遗忘了。第一个反应是他还在?
可卿在一边浅笑,她对宝玉的映象并不怎么好,"园子里姑娘丫头多,万一冲撞了惹出事儿来。过会儿前边寝殿里设宴,叫姨妈带进来。"说着便起身对宁骏道:"妾身去外头瞧瞧。"回自己房中换了大妆,神采奕奕的去见诸多诰命女眷。
梧桐院中继续作诗。
元春命人摆了酒果点心。言道个人自作一首,不限韵目体裁,但能记叙今日之乐便可。
于是诸人渐渐散了。
探春迎春和惜春一块儿说话儿,惜春笑意盈盈,只道不回去。
湘云和宝琴这一对儿合了拍,将作诗之事撂在一边,卷起袖子划拳,手腕上的镯子叮当作响。
黛玉转了一圈儿,见宝钗妙玉说着体己话,也凑过去,不一会儿却面红耳赤,起身在案上写了一首绝句。又去廊下逗鸟雀。
于是陆续有人作好,誊抄。
凤姐不必作诗,和宝琴她们划拳吃酒,四处都有她的笑声。
李纨扯住她,"你也该收着些。别吓着人家姑娘们。"
凤姐凑过来,"大嫂子,你的手怎么是凉的?要不要我给你渥一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