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叹息着抓住甄密的手,"听说你进了忠顺王府?"言语中满是惋惜。
还有一股无法明说的恨。
我北静王府的前准王妃,却成了忠顺王府的姬妾,在她看来,这是最大的羞辱。
甄密给了她一个礼貌而不失礼节的微笑,转而对二嫂说道:"娘娘那儿摆席,我不见你们,怕你们先回去了。元春姐姐专门让我来找你们,只管坐席,这是家宴,请的都是亲戚,不分彼此。"
甄家两妇人感激道:"她们大姑娘还记得我们?"
甄密点头道:"王妃姐姐还让我告诉你们......"
"好姑娘,我们知道了!"没让她说出来,北静王太妃还在边上呢!
甄密脸上泛起红晕。不知什么时候,太妃已经走过去了。
两妇人不好追上去,又怕宁骏责罚,惴惴不安起来。
甄密瞧着她们的神色,"大嫂子你们怎么了?"
甄二家的皱眉道:"我们在王爷面前领了令,要拦着北静王太妃不让她进去。现在怎么办?"
竟比之前还胆颤心惊。
甄密噗呲笑道:"你们不必这么怕,哥哥才不会为这个责罚人呢!"
入乡随俗,也叫起哥哥来。
见旁边无人,甄二家的忍不住说道:"二姑娘,如何不怕?甄家现在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是人都可以踩一脚。方才北静王太妃那副嘴脸你也看见了,更可恶的你还没见到呢!"
甄密摇摇头:"这些都算了,咱们不要计较这些。看开了就好。以后安安稳稳过日子就是了。"
甄二家的拉住甄密的手,"只辛苦了你!老太太太太和我们虽然不说,但都知道是你救了甄家,你的苦我们都知道。"
甄密忽然眼中含泪,强笑道:"我有什么辛苦委屈?王爷和娘娘,还有姊妹们都对我好,我还有什么要抱怨的?这回我要去大观园,听说比咱们家旁边的行宫花园还大呢!"
"这就好!"甄大家的帮甄密擦了眼泪,"咱们还有什么抱怨的?历来被抄家的,就属咱们幸运。你们知道苏州织造李家,家属及家仆等男女并男童幼女共二百余名口,在苏州当街变卖。他们家大姑娘被怡红院买了去,余下的事不说可知。"
甄密听得心慌,那李小姐还曾经和她书信唱和,引为知己,不想遭此厄运。
知己若不是哥哥,只怕也会如此。
甄二家的笑道:"你们说这些做什么?咱们吉星高照,遇难成祥,难道不好吗?"
甄密也拭去泪痕,"大嫂子二嫂子,你们宴席过后便回去吧,我不能送了。"
甄二家的拍拍她的手,"我和你大嫂子也不打算回去了。"
甄密心细如发,当即摇头道:"嫂子们可是去惜春园?别人也罢了,只是都说凤姐姐不是个好相与的,你们还是不去触这个霉头。要是家里少了什么,托人来告诉我,我想法子就是。"
甄二家的嘴角荡漾笑容:"回去守着那几石米几两银?我是不甘心过那种日子的,也不能让我女儿在苦水里长大。"见甄密还要劝,甄二家的拦着她,"甄家不是只有你一人。现在甄家男人差不多死绝了,就算活着也当成死了吧!家里一个小子还是顽童,指望宝玉恍然醒悟,实在比登天还难,现在人影都不见,都说是出家了。靠谁保护我们这些女人?姑娘,你做的够多了,我们自己也挣命吧!"
甄密叹道:"你们想怎么办?"
甄二家的看了一眼甄大家的,"女人家总会有法子的。"
甄密请叹口气,"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甄家再也经受不住灾难了。"
两人微笑道:"往后咱们只有好事没有坏事。只要你能为忠顺王爷生下子嗣,甄家才真正度过危机。"
甄密脸红了,啐道:"你们又胡说了。不管你们了!"转身回去找姑娘们一起。
甄大家的问:"咱们怎么办?"
甄二家的笑的很开心:"勾引你会不会?"
且说北静王太妃乘隙去寻宁骏,宁骏刚从房里出来,上了台阶,恰好彭哥正着。
宁骏笑道:"今儿的风怎么把北静太妃吹来了?你们家小王爷也放心你出来?"
太妃装作没听见话语中的调侃,"忠顺王爷,我此来只是为了求你一件事。"
"求我?"宁骏忍不住看了看她两手空空,半点也不像要求人的样子。
太妃咳嗽一声,"若王爷能应允,自有重谢。"
原来如此!宁骏微笑道:"太妃客气,有什么事你让人知会一声就可以了,还亲自过来,如何敢当?"说的相当诚恳。
太妃面上一阵青一阵白。非是她不懂人情世故,眼下这个节骨眼儿,如果明目张胆,岂不是又惹下祸患?
"请王爷体谅我们的苦衷。"
宁骏连忙点头,"体谅,体谅,孤当然是体谅的!"一边走一边问:"你是什么事儿来着?也不知我帮得上忙。皇上嫌弃孤办事不牢靠,让我在家养病呢!"
太妃匆匆赶上,宁骏步伐大,居然也不等等太妃。
太妃走得衣带当风,"王爷,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王爷亲眼目睹,还请王爷为我儿说句好话。"
宁骏笑得非常亲切,立刻应允:"小事,小事!等孤的病好了,一定奏报皇上知晓!"
满口答应,然后说完便忘,不必记在心上。
无论她怎么说,宁骏都答应,就是不去办。
走不多远,院中有一树桂花,点点娇艳芳香。于是宁骏叫晴雯去这几支来,随手将一支送给太妃,"闻一闻心旷神怡, 可以忘忧!"
太妃失望不已,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