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木屏住呼吸悄悄靠近,在与他相距几米左右的时候,看到了那个人身上的纱布。
是吴涵。
方木松了一口气。
吴涵发现了他,小声的跟他讲对不起,方木苦笑一下回答他跟你没关系,两人走出剧场时,吴涵一把抓住方木的胳膊,黑暗中,吴涵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
“方木,无论如何...无论如何,一定要抓住他!”
至此,便是最新更新的两章全部内容。
“虽然没有昨天的刺激,但是...这章也很有趣。”
河豚转过头去再看了一遍第十八章,这一章,“犯罪心理学”开始出现作用,方木试图去分析凶手的心理,去还原凶手的形象。
这对这个世界的推理小说迷们无疑是一个新鲜的事,还没有推理小说这样做过。
他们都是通过严谨的证据,仔细的排查和按部就班的侦破来寻找凶手。
还没有如此天马行空的破案手法。
【方木的说法是对的吗?】
【第一次出现这种破案方式,有点新鲜。】
【刺激啊!我要是有这种能力就好了!】
类似的言论不断出现,这种新颖的调调似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但作者们的反应却与读者截然不同。
“就靠一个学生的猜测?”
“他有什么根据就这样猜?”
“不严谨!”
“这也算推理小说?!”
不少推理小说作者看完最新的一章有些不服,尤其是周浩。
他也是属于推理小说最上层那个圈子中的一员。
也是之前极力吹捧羊三能拿到这期首页推荐的人。
羊三的落败让他多多少少觉得打脸,更重要的是,他非常看不起新人。
周浩觉得写推理小说是需要资历的,需要严谨的侦破过程,精致的证据,案发现场描写,至于凶手,被害人,都是为了这些服务的工具人,他们不需要太多笔墨,甚至一笔带过。
《第七个读者》这本书他看了,什么乱七八糟。
“谁关心这些无聊的大学生的日常?”
“写到现在也没有多少细致的破案过程,这有什么好看的?”
“这个男人女人男孩是谁?写这些无用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他根本没给读者全部的线索!”
周浩对这本小说可以说是嗤之以鼻。
但他没有冲动的亲自下场说些什么,他觉得那是自降身价,对方不配。
但今天这两天出来,他觉得自己有些忍不了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
破案是这么小儿科的事情?
你个黄口小儿随便忽悠几句就行了?
“推理小说都这样了,和那些玄幻小说还有什么区别?”
周浩愤怒的打开微博,打算发一条批判这本书的微博,或许是这样的书都能上首页的不甘心,或许是对方是新人便出了成绩的嫉妒心,又或许带着几分维护他心中的推理小说模样的真心,谁知道呢?
“无论如何,我不会承认这种东西是推理小说!”
第25节 第二十五章 种子
[恭喜你,积分又有一万了。]
系统波澜不惊的声音再次响起。
正在埋头做作业的季元卿这次终于没被吓到了。
“买!”
她说了一个字。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