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栋谈了一口气,看在对方写了那么多精彩的推理小说的份上,他帮忙整理一下再发给元青吧。
“为什么我一个编辑还要做这种事啊...”
罗文栋单独弄了一个文件列表,把这些人的名字,联系方式,找元青做什么分门别类的记录了下来。
文件做好之后这才发给了元青。
季元卿收到后还有些吃惊,没想到编辑蛮贤惠的嘛。
她点开瞅了瞅,好家伙,连电影导演的级别都列出来了。
其中最推荐的是乔思导演。
名字可能看不出来,但这位导演已经是年过半百的名导了。
他从二十岁入这行到现在,导演过的电影却不多,但每部都很拿得出手。
斩获了国内外许多奖项,提起电影导演,他是无法避开的一个。
季元卿对他会想要改编东方快车谋杀案并不意外。
这个世界从没有过这样的作品,也从没有过特别惊为天人的悬疑电影,原创的悬疑电影几乎大部分都是扑街。
偶尔有一些不扑街的,也仅仅是在及格水平。
但按照现在的娱乐发达程度,仅仅及格是远远不够的。
人们总想做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可哪里有那么容易呢?
现在就有个这样的机会摆在电影导演面前,他们不蠢,自然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虽然无法百分百肯定这本书改编成电影后会同样好看,但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了。
电影导演的眼光是犀利的,他们不少人能清楚的感觉到这本小说很适合改编。
首先它讲的故事足够精彩,在精彩的情况还在做到了情节一波三折,反转不断,给人一种坐过山车般的感觉,刚以为真相大白,接着很快就被推翻,不到最后很难猜出真相。
而最后的真相却又如此震撼。
如果说故事好是成功的一部分,那么这本书出色的人物刻画便是为这本书的成功添砖加瓦。
这本书里一共有十五个主要人物,不可谓不少,但很难得的,他们都有各自的性格,没有一个重复的。
他们都在自己的性格内做着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而这本书的结局更是出乎意料,如果这本书烂尾了,那么前面的一切都是泡影,但它没有。
它的结尾相当出色,它提供了两个结论供大家选择。
电影要改编的话,也必须在结尾处下功夫。
乔思已经对改编的结尾有了点想法,现在他只担心改编权拿不下来。
毕竟就他所知,不少导演都对这本书有兴趣。
一本如此精彩的原著只要不是蠢货和故意为之,改编出来的电影至少不会难看。
没有导演会是蠢货。
现在这个时代,拍的东西不好看是会饿死的。
季元卿有些犹豫。
虽然乔思这个选择看上去很不错,但也有其他几个看上去同样也不错的导演。
她难得的陷入了纠结。
想到原来世界被反复拍成电影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季元卿有了一个主意。
或许可以问问这几个导演对结尾的看法。
或者说,他们打算怎么拍结尾。
结尾对于一本推理小说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比起其他类型的小说,推理小说烂尾是绝对无法被接受的。
有不少作者开篇写的天花乱坠,挖一些看起来非常有趣的坑,结果自己圆不回来只能烂尾。
季元卿作为推理小说热爱者真的非常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前世她就被一本这样的书坑过。
当时看到前期简直惊为天人,抱着对故事结尾的无限期待,看到了最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本书叫《必须犯规的游戏》。
(我恨!)
第111节 第一百零八章 其实喜欢被摸头吧?
季元卿忍着紧张连续跟看中的三个导演聊了一会之后,根据三个人给她的答复,她还是选择了乔思导演。
谈下的条件和心理罪电视剧有些类似,不能魔改,不用没有演技的后台演员,不为了投资方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