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写书评的人,到现在为止都还没下笔,这本书到现在我看了两次,都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个书评,我怕一下笔全是夸赞,没看过的人会认为我在恰烂钱。】
【什么都别问,自己去看。】
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发言一大堆。
虽然有些看不明白,但大概能看出来是在说这本书非常好看?
被蒙在鼓里的感觉并不好受,尤其是在看过的人都非常推崇这本书,甚至说出什么“世界顶级”这种话。
真有这么夸张?
是不是吹过头了?
虽然有部分人已经熬夜看完了,但大部分都还没时间看,在等周末。
所以哪怕仅仅发书不到二十四小时,《无人生还》的热度就已经超过现在的大部分推理小说了,但还不到《东方快车谋杀案》那个程度。
可以预见,等大众都有时间闲下来看这本书了,等大家都看过这本书了,热度绝不会低。
季元的预计是在一个月内《无人生还》的知名度会慢慢起来,接着影响力肯定会持续很久,最强的阶段应该是今明两年。
尤其是推理分类今后会一直受到这本书的影响,预计之后“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推理小说会井喷。
甚至之后的每一年,不过今年肯定是热度最高的一年。
毫无疑问,这本书会被记录进这个世界的推理小说史册,封神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现在,这本书还只是一本刚发出的新书。
季元卿虽然很想实时看着这本书的变化,但学习不允许。
她只是一个卑微的高三学生罢了,不能不听学习的话。
从前季元卿出生的时候《无人生还》就已经出世几十年了,现在难得有机会从头见证这本书是如何开创新的推理模式,虽然很想随时都看着,但她也知道这事急不来。
时时刻刻倒也没这个必要,每天回家看看就差不多了。
现在可是网络发达的年代,不像这本书刚被阿婆写出来的时候。
季元卿相信很快,《无人生还》便会成为推理小说标杆。
不过,那也需要一点点时间,现在她要做的不是把精力都放在看进度上,而是该学习好好学习。
她相信编辑这会估计心心念念的看着呢,等回家点开编辑qq,或许就会知道今天发生的关于《无人生还》的大部分情况了。
嗯,真是贤惠呢。
季元卿再次对编辑做出了肯定。
讲台上班主任正在就“这次月考,我看见我们有些同学...”做出发言,还好,这里面没有季元卿。
她都不用想,被点名的人估计尬的正在抠脚趾。
最惨的是回头等卷子发下来,估计还有一轮公开处刑。
老师讲卷子的时候老说“这题课上讲过很多次,还有谁做错了?举手我看看。”
你说这手,是举还是不举?
下节课是体育课,对于班上其他人来说是终于能缓一口气的玩乐时间,对于季元卿来说是多出来四十分钟完成作业,回家就可以直接开始高强度上网的作业时间。
体育课有什么好上的?
围着操场跑的那两圈都快要人半条命了,还是在教室坐着舒服。
教室里的同学都走了,季元卿也能随心所欲的打开窗户了。
平常都要顾忌其他同学会不会觉得冷而不能随意的打开窗户通风。
但哪怕空调有换气,相较于一个教室几十个人来说,还是有些闷。
现在的天气依旧很冷,季元卿已经开始期待春天的到来了。
雪什么的...在第一看见的时候很激动,很兴奋,玩了很久。
第二天发烧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被言音狠狠的批评了一顿,之后看见雪就会想起发烧时极度难受的感觉,虽然依旧觉得很美丽,但...
已经被季元卿放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范围内了。
既然冬天的乐趣玩雪已经被身体太差的缘故剥夺了,那还是开始期待春天吧。
春天到了衣服可以不用穿这么臃肿,教室里也不必天天关着窗户,脚趾也不会在上下学路上被冻的没有知觉。
这样一想,春天和秋天果然是最美好的两个季节了。
写完作业后,季元卿望着窗外稍微出了出神。
今日并不算凌冽的冷风轻轻吹拂在少女脸上,因为开了窗所以带上的围脖把少女本就不大的脸颊衬的更加娇小,教室外那颗老树的树枝上此时承载着不少积雪。
从外侧往教室方向看,银装素裹的树枝之间露出了坐在窗边的少女,宛如一副绝美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