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百位朝臣可不是当日第一个上奏之人那种名不见经传小人物。
而都是元界朝堂的中层人物,甚至其中还有几位是身居高位的封疆大吏!
而元帝的反应则是对此不置可否,将这些奏章留中不发。
仿佛是没有看过这些奏章似的。
如此一来,元帝的态度就极为明显了...
如果说
看来元帝,是真的起了废帝子的心思!
等到第三日,几乎所有朝臣纷纷上表,直言请废帝子,甚至连那些老谋深算的老祖都不再观望,而是亲自赤膊上阵,请求元帝废帝子。
上到元界老祖,下到门神小吏,都是在上表请废帝子。
甚至元庭的御膳房总管都是上了表,真不知道这位元庭的掌勺大师傅是怎么知道元太虚十恶不赦的...
声势之浩大,是元界有史以来极为罕见的地步!
一时之间,整个元界都为之震动,无数势力惊惧,密切关注着元庭发生的这场剧变。
他们知道,这元界,要变天了!
倒不是说元太虚之前太过失败,得罪了元界上上下下所有人,这才落得如今这个人人喊打的下场。
事实上元太虚虽然根基不稳,但是也只是与元界一些高层有所矛盾,麾下也是汇聚了不少势力效忠。
在元庭内部有不少人对元太虚颇为亲近,其余至少也是保持着中立。
可是现在明显是元太虚即将被废,到时候也会牵连到一批人倒霉,元庭也会掀起一场清洗,若是不像被牵连,就只能是上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往日和元太虚素来亲近的势力看到大势不可逆转。无奈之下也是纷纷上表,以求和元太虚划清界限,以免日后被清洗。
就连那些素来中立的也是如此,元太虚被废之后必然会有一位新帝子上位。
到时候新帝子看到他们没有上表会怎么想?
他们是不是在同情元太虚,又或者说根本就是元太虚的人?
所以就连那些中立之人为了表明态度,也是不得不上表请废帝子。
至于那些原本就与元太虚有仇怨的人就更不必说了!
墙倒众人推!
第一千九十章 绝不能与此人为敌!
面对声势如此浩大的请废帝子,元帝终于是不再沉默。
元帝有旨,帝子失德,即日起下罪己诏,封宫幽禁反省自身,元界大小事务皆由元帝三弟子,元兴启代为处理!
这个诏令一出,谁都知道。
元太虚,完了!
虽然元太虚名义上还没有被废,但是实际上也差不多了。
废帝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一日就能废去的,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
元太虚还有不少党羽,元帝要将这些党羽一步步清算肃清,才能让元界在局势不那么动荡的情况下完成改朝换代...
更何况此事的导火索乃是云界的抗议,元界也不可能因为区区云界抗议就废掉了帝子。
不然的话元界的威严何在?
不过对于元太虚来说,他已经是彻底的没有了翻盘的希望。
只有空有个帝子名头,甚至连帝子宫都出不了!
他的命运就是等待着元帝三弟子将他的党羽清算之后,被元帝榨干了最后一丝利益价值之后,被废掉帝子之位。
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而这件事情最大的得利者,无疑就是元帝三弟子!
说起来这位元帝三弟子也是极为不凡,当初帝子之位未定之时他的呼声就极高,与元太虚争夺这帝子之位,两人是斗了数千年。
最后还是元太虚棋高一着,登上了这帝子之位。
而元兴启却也没有放弃,而且暗中蛰伏起来,一直都是对着帝子之位虎视眈眈。
如今终于是被他等到了这个大好机会,多年的夙愿终于是即将实现!
而也有不少人纷纷暗中感叹,没想到元太虚居然是就这么倒了。
当年元太虚出世之时,耀眼至极,有王者之相,没想到这短短的数月之间,居然就落得个如此下场。
虽然只有几个月,但是也让人不禁生出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叹。
而元帝三弟子元兴启,也是一跃成为元庭最炽手可热的人物!
无数势力纷纷拜访,想要和他拉近关系。
谁都知道,这位元帝三弟子距离登上帝子大位,只是时间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