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2)

🎁美女直播

海上,便是最自由的所在!

“那正好,朝廷有一支舰队正要前往美洲,陆兄可以搭个顺风船。”徐多艺笑道。

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徐多艺的精力可不止在纺织刺绣方面,造船业也是重中之重。

有了徐多艺的大力扶持,造船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尤其是在蒸汽机和火炮投入使用之后,大明的舰队便成了无敌的代名词。

舰队所到之处,无不俯首称臣。

短短五年时间,徐多艺便轻松整合了整个东南亚、东瀛、高丽等地,而后便开始分兵两路,东西并进。

东路舰队跨过太平洋,前往广阔的美洲开疆扩土。

西路舰队则沿着印度洋沿岸,挨个打服当地国家。

两路舰队皆大刀阔斧地对当地居民进行着殖民统治,传播华夏之文明,努力将所到之处统统汉化。

东路舰队那边路途虽远,但是幅员辽阔的美洲人口较少,统治起来压力较小,甚至不得不开启轰轰烈烈的大移民行动,从中原地区运送百姓去耕种那大片的肥沃土壤。

西路舰队则遇到了较为猛烈的抵抗,身毒、帖木儿帝国、阿拉伯诸部以及欧罗巴各国皆不是省油的灯。

即便是大明的无敌舰队,一开始也遭受了不少的挫折。

只不过有着科技和武道这两条大腿,西路舰队固然走的较为艰难,却也并没有无功而返。

西路舰队一路西进,达到了不列颠岛上,整个欧亚都臣服在大明的坚船利炮之下。

朝堂上被徐多艺排挤的郁郁不得志的儒家士子们也被迫找到了全新的追求,出海教化番外夷民。

论矮化与束缚思想,被歪曲之后的儒家几乎无敌,程朱理学这些思想就应该歪用在这些异族身上。

基本没怎么上过朝的宫九顺利成为了古往今来文治武功第一帝!

然而宫九已经快不行了,常年的强力电击已经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他的年纪比陆小凤还小上几岁,此时却已是油尽灯枯。

皇帝驾崩对大明的影响近乎于无,因为一切都在徐多艺的掌控之下,他已经对官员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朝廷的运转效率。

宫九死后,谁来继位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徐多艺早已埋下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种子,此时也该生根发芽了!

###第325章 百年悠悠,如愿离去###

改朝换代已是极为不易,更何况是革新制度。

哪怕此事是由执掌朝野三十载的徐多艺来做,所承受的阻力依然不小。

还好他早早就开始打压儒家,暗暗扭转人们的思想,否则为此次变革而流的鲜血估计要多上十倍百倍。

在年轻的官员中,大多还真是只知首辅,不识皇帝。

况且经过三十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明的有识之人越来越多,其中就不乏一些官员,他们看到了新政体的优势,自然不会持反对意见。

杀了一批顽固派,扶植一批革新派,徐多艺的民主共和算是成功搞起来了。

徐多艺倒也没有对老朱家赶尽杀绝,还扶植了宫九的一个孙子当吉祥物。

让大明改革者们头疼的宗藩问题倒是不难解决,因为他们早就被杀的差不多了。

宫九得位不正,皇族之中难免有摩拳擦掌、不服管教之辈,所以在他登基之初,便对各地藩王、宗室进行了一波大清洗。

徐多艺早就知道这帮吸血蛀虫对于大明的危害,故而也在背后推波助澜,杀的朱家宗藩人头滚滚。

扫平一切障碍之后,徐多艺便成为了首任首相,实打实地成为了大明乃至全球的一把手。

因为最终的目的是民主共和,徐多艺当然不可能长期贪恋首相之位。

十年之后,徐多艺便主动退了下来,并推了一位姓张的年轻人上位。

徐多艺虽然不再担任首相,却依然大权在握,隐隐有种太上皇的感觉。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明民主共和国刚刚走上正轨,如果他真的卸任,必然要生出乱子。

那位张首相实在还是太年轻了一些,治理大明本土都费劲,更遑论整个世界了。

权力的移交绝非一年半载可以完成,不过徐多艺退下来之后,他的空闲时间倒是更多了。

正如他所估计的一般,十年时光不止初步建起了大明民主共和国,窍穴武道也在逐步完善。

在见识了窍穴武道2.0之后,徐多艺终于转修此道。

将窍穴转为蓄气之所固然能够提升整体的真气容量,增强真气爆发时的威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武者根本难以修出这般海量的真气去将每一个窍穴填满。

徐多艺便想联合吴明创造出一门可以随时随地自动运转凝练真气的功法。

吴明此时已经超过了一百一十岁,但是看上去还是如初见时那般,圆圆的脸,笑起来则更显慈祥。

作为此界武道第一人,窍穴武道开创者,保持容颜对于吴明来说并非难事。

徐多艺之所以能够保持年轻,也多亏了吴明的指导。

若他们愿意,甚至完全可以创出一门可使修炼者永葆青春的《小无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