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一生的最大黑点,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或许都根本不及圣神皇帝所为,只不过她杀的并不是自己武家兄弟姐妹,而是“夫家”,也就是唐朝李家的宗室。
虽然圣神皇帝在位晚年豪奢专断,养成了她现在的这副傲脾气,但这并不代表她一旦认真起来,就无法与当年治宏贞观之女帝相比了,转而言之,她的内心深处,其实一直都是如曹操一般的枭雄,明察善断、多谋重才,也同样手段狠辣、冷血无情。
而此时的确已经提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危机的她,可不会轻易认为这只突兀出现在此的小黄鸡,真就是哪知苇名鸡遗落的幼崽,虽然对潜行之道不怎么精通,但自从成为英灵以来,她对这个体系中所蕴含的规则之力已经摸索得较为深入了,要是「气息遮断」能被一只普通的雏鸡所看破,那她还当这个劳什子英灵有什么意思?
“是谁在挡朕的去路?好胆就出来面见于朕。”
她低垂着头面沉如水,看似警惕但其实已经胸有成竹,那些死魂蝶的气息她已经记得很清楚了,至少现在拦她的人绝不是那个所谓的幽灵公主,除了那种能够限制魂魄灵体的规则之外,在这片地界她不用畏惧任何人。
“唧。”
“哼,胆小如鼠不敢现身吗,朕倒是高看了你,无妨,朕最擅长对付的,就是你这种藏头露尾的阴险之徒,看朕手中……”
“唧!!!”
“哎呀!”
在童女皇帝与空气一番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小黄鸡的身体逐渐膨胀,很明显非常不满自己被忽视的待遇,只见它冲到对方面前,鸡爪一跃就蹦起三尺有余,只是因为此时整个脚杆都被放肆的绒毛所遮盖,看起来就跟一团球球自己从地上弹起来了一样。
然后对着她的额头,就是一记猛啄。
这招本名叫“急速轰烈撞击”,是小黄鸡自己取的名字,虽然其完整的使用方法,是有人将它握在手心里以高速扔出,然后飞到人脸上叼他一口血ma……
抱歉,好孩子不应该说脏话哦。
但即便缺少了撞击的初速度,小黄鸡的喙啄力度也不容小视,直把圣神皇帝猝不及防地啄得抱头仰倒,娇嫩翘圆的小屁股狠狠撞在山石与树根的杂堆上,后脑勺还跟树干来了个亲密接触。
就像水生凛这样实力不俗,甚至被戏称为水生剑圣的灵一样,英灵通常都可以将自身实体化,尤其是对她这样骄傲的皇帝而言,不然她也不会极力否认自己其实是个亡灵了。
“唧!”
一击得手的小黄鸡将浑身绒毛收束,趾高气昂地仰着头颅,如果它像乌州那样头顶有一束红冠的话,此时也应该啵儿起来了,当然,它并不稀罕那玩意,也永远不希望自己会有。
“你……”
童女皇帝双手捂着额头,不可置信地望着身前那只除去绒毛还没有一个小孩拳头大的雏鸡,这的确算是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以为小黄鸡只是被人抛出来的诱饵或是某种暗号,可谁能想到,这只鸡,仅仅是一只鸡,还真就是为了拦截她这位曾经主宰中原的女帝而来呢。
她这年幼的躯体,却浑身上下都开始显现出阴郁而恐怖的波动,尽管小黄鸡对刚才的打击非常得意,但在此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立即扇动一双嫩翅,蹦跳着后退开来,警觉地盯着对方。
无论是被一只小鸡唬弄,还是被它偷袭得逞,想来都不会是多么有颜面的体验,正常人都会因耻辱而震怒的吧,恐怕此时她的脑海中,就只剩下将这只可恶小鸡给生吞活剥的想法,就算它是妖怪也必定阻止不了君王之怒的。
“那可不行,武珝小姐,虽然云之助它看起来没有什么分量,却是老朽生死不离的伙伴,想要加害于它的话,得做好跟老朽闹出一番声势来的准备才行,当真要如此吗?”
苇名一心不知从哪施施然地走了出来,这当然是被小黄鸡同半身剑的原理召唤而来的,但用在此时,却显得万分高深莫测了。
云之助对着他清脆的啼叫了一声,便纵身一跃跳上了苇名一心的肩头,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它的爪子正好摁在玉龙甲的肩甲龙头纹上。
“说句题外话,它其实是金翅大鹏雕的幼体,将来注定要以真龙为食的神话级生物,你要这么想着,是不是稍微有点心理安慰了呢?”
这一人一鸡简直是要把嘲讽拉满了,就差明着喊一句“孙贼,你爷爷在此”,果不其然,对方的怨念不减反增,气势愈加阴沉起来,就像一场暴风骤雨前的浓云。
但苇名一心就是笃定,她有着一位铁血政治家的思想与手腕,为了顾全大局,是不可能意气用事的。
“你刚才,呼朕为什么?”
“哦?难道是老朽弄错了,该称呼你为武元华小姐?武约小姐?还是……”
“混账!朕之真名只有武曌,此名也万般不能是尔等乡野小民能够直呼的,你该呼朕为圣神陛下,否则该撕烂你的嘴!”
如果没有来自后方的担忧,这两人应该早就打起来了,但此时这位武小姐的反击,却只是色厉内荏的嘴炮而已,早已在各种对手戏中养出功夫的苇名一心知道,是该给人家台阶下的时候了。
“如果老朽记得没错的话,武周早已在神龙元年,也就是大约距今九百年前亡了,连盛极一时的唐朝也在七百年前被梁太祖朱温所篡夺,你当年的谥号也被人从‘则天大圣皇帝’改成了‘则天顺圣皇后’,难道你真以为自己给自己取的日月当空之名,现在还能让别人信服吗?”
第470节 第465章 英灵有宝具,剑圣就不能摇人吗?
苇名一心这话其实说得稍微有些偏颇,自古以来除了父母取名、师长赐字之外,改名换姓者哪个不是自己想的名?只不过武家皇帝生生造了个曌字,把自己比作日月当空,还有“空”字上头是两个“目”的通假写法,寓意也是指自己在天上的两只眼睛时刻望着底下的芸芸众生。
这种程度放到往后,已经可以算是走火入魔的重度中二病了吧,中二病倒是哪朝都不犯法,只会被人当做疯子,但圣神皇帝当然不能是疯子,甚至于武曌这俩字都被记载进了史册当中,即便是对她大加攻讦的后世学者,也算是承认了这个名字。
“那又如何,朕往日之权已然化作永世之影与朕长存,那些肉体凡胎还理他作甚。”
圣神皇帝,不,应该说武曌的心计,绝对比苇名一心要高出不止一筹,她在成为皇帝前做过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女官兼嫔妃,后来李世民驾崩,她又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昭仪,这是仅次于皇后的称号。
要知道伴君如伴虎,更何况还要跟李治的皇后与淑妃互相嫉恨,比起那些矫揉造作的宫斗剧,这才是最为真实的演技,真要来个“演艺界”的排资论辈数实力,她怎么也是苇名一心的老前辈。
所以从现在的情形里,其实武曌已经看出来了,苇名一心此时拦她,应该跟那位幽灵公主没有关系。
“倒是你这个家伙,这一身华贵无比的唐甲是怎么回事?你一生困居苇名这种穷山恶水的乡下地方,不可能去过中原!更别提买到这种铠甲!?”
武曌以为苇名一心是故意穿着这一身铠甲来气她的,就是想反复强调“大周已经亡了”,不过这其实只能怪她自己,自从成为英灵后,她一直享受着手下妖邪的供养,在醉生梦死中维持生前的奢侈格调,宅太久了,就已经搞不清楚中原的历史更迭。
“你可看好了,这是宋甲,是唐亡后经历五代十国之乱所形成的制式,比明光甲要实用得多,呵呵,虽然老朽这身也大多只是形式装饰而已,凡兵本来就砍不着它。”
唐朝最出名的铠甲自然是明光甲,因为其被打磨得光亮可鉴,战场上一旦照到太阳就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整个人有如天神下凡,以此震慑敌军。
但宋朝已经不讲究这种太过奢华的形式,并用分身甲、护臂、胄三部分的扎甲代替整甲,更灵活,防护性能更强,而且外形设计也比明光甲这种赛亚人暴气似的威风更加内敛,却也不失雄壮的豪气。
武曌之所以一时没有分别出这不是唐甲,大概跟它是用玉雕成的有关,虽然是给鬼将穿的,但原始材质的确是无数块经过雕扎纹写的宝玉,其灵感来源多半来自于汉朝王公贵族下葬时所穿的金缕玉衣,你哪怕用几百两黄金去打造一套全金明光甲都不及这玩意炫富值的百分之一,这显然更像是富庶唐时的风格,而不是凸现文人气质的宋风。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玉龙铠可不是跟金缕玉衣一样直挺挺,像是用麻将牌串起来的玩意一样,这举世无双的雕琢工艺,再加上附和鬼将灵体的术法,其价值恐怕比玉石本身的保价还要高,相当于把同等重量与品质的璞玉价格翻了几十上百倍。
“什么意思,你……”
即使做过皇帝,武曌之前也还是被那绿光莹莹的另类壕气闪得有些眼晕,这时才定睛细看清楚了,面前的苇名一心已然不是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