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来带自己去见未来的法国国王——如今还是王子的查理七世。
这的确是让贞德非常怀念的记忆。但要说这就是莎士比亚宝具的效果的话未免太小儿科了,贞德以冷静的形态等待着接下去的发展。
“你一定要去吗,珍娜?”
“……!!”
虽然做好了准备,某种程度上也猜到了肯定是这个发展……但贞德还是不禁整个背脊都竖起了寒毛。
她僵硬的回过头……看到了那位有着淡金色头发,眼角刚刚有了些和蔼皱纹的乡村妇人。
这个世界上,会用这个乳名称呼自己的人也只有她了。
“妈妈。”
明知道是虚假的,贞德还是怀念的喊了她。
自从17岁离开栋雷米,到19岁受到火刑而死,贞德都再也没能见过她一面。
这是她出发时就已经预料到的事情,也没有想过有生之年能再见父母一面……但,这并不能减少贞德对她的愧疚。
和蔼的母亲哀叹着,抽泣着……紧紧握住自己的手。
她知道阻止不了女儿的决心。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她为自己的女儿感到自豪,但同时也止不住的伤感。
自己的女儿听到了上帝的哀叹,因此决心拯救这个国家……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光荣呢“……如果,我没有让你去就好了。”
“妈妈……?”
错了,并不是这样的。
贞德伤感的望着这个泣不成声的妇人,她说出的并不是送别自己时的话。
现在的她也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登场的角色之一。是已经知道了贞德的结局,然后再被找来出演这场戏剧的逝者。
她充满泪水的双眸中并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已经沉淀了五百年的悲伤。
“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如此年轻的就遭受火刑不可呢。我只希望你能够健健康康的活着,只希望我的女儿能够平凡而健康的度过一生啊……但是,珍娜……为什么、为什么上帝要对你如此不公呢……!”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对不起,妈妈。”
贞德没有哭,也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静静的抱着悲伤的母亲。
已经发生的过去不会改变……或者说,哪怕再来一次,贞德也还是会选择这条路。
同样的,对母亲的愧疚,和对自己没能好好尽一个子女的义务而感到的悲伤,这些也都是无法挽回的东西,贞德必须永远抱持着这份罪恶感。
……随后,母亲的哭声逐渐消失,充满阳光和温暖的栋雷米的景色也随风消逝了。
从不知名的远方——大概是观众席上,传来了莎士比亚拍手喝彩的声音:““精彩!不愧是奥尔良的圣处女,这份钢铁铸造的内心真是毫不动摇!实在太让人感动了!””
“但你却在着作里说我是个为了哄骗国王而出走的魔女不是吗,莎翁先生。”
““哈哈哈~!关于这点要我道歉多少遍都无所谓,真是不好意思啊圣处女!毕竟就算是大作家,有时候也要讨好一下编辑和普罗大众嘛!””
明明没有半点悔改的意思……贞德不快的皱起眉头。
要讨好大众,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英国人就是希望看到贞德是个淫荡而邪恶的魔女。作为作家的莎士比亚满足了人们的妄想,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贞德勉强把‘吵死了’这句话憋在喉头,等待着莎士比亚接下去的戏码。
接着,她闻到了钢铁的锈味和血腥味,看到了破败的城墙和破碎的箭雨,耳边充斥着嚎叫和悲鸣。
这是她踏足的战场。
“……事到如今给我看这种东西也没用的,Caster。”
贞德无语的叹了口气,踩在崎岖的石子路上。
这是一场法军大胜的战役。
周围躺在地上哀嚎的绝大多数都是英国的士兵,他们完全没料到一直显得孱弱不堪的法军会突然爆发如此强大的战意,一下子就溃不成军了。
但是,这些士兵也都和贞德还有所有士兵一样,都信奉着同样的神明。
恳求饶命的敌兵,主张不需要俘虏而将其杀死的士兵,发泄着至今为止战败阴影的人们,或多或少都解放了心中的野兽。
——贞德默默看着这一切,却接受了。
于是,众多死去的人们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在了她身上。
——既然是圣女,为什么要杀死我们?
——既然手握圣旗,为什么不能使用奇迹?
——我们并非罪人,我们也不想发动战争,为什么要被杀死不可?
贞德默默接受了这些亡灵的质问和咒骂。
如果是真正的圣女,肯定能用更完美的方法结束争端吧。
就好像用祈祷平息了恶龙愤怒的圣女马大一样。于此相比,自己与其说是圣女不如说只是一个狂热的指挥官,带着士兵屠杀敌国士兵的战争罪人而已。
但是……贞德对此没有半点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