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军广点头:“老夫当初就是看中了你的这些想法,所以才会如此支持!不过荆社长有没有想过,整个安国,读书识字之人才有多少?十中有二都算多了,就算你的报纸再好,倘若别人不识字不也看不了?”
荆哲点头,这也是他考虑的问题。
创建报社不过是他突发奇想而已,但实际上真建立起来,才发现问题不少。
就比如识字的人太少,对于报纸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他想过,这会促进说书行业的快速发展,但长此以往,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开办素质教育?
或许不必奢求每个人都学能成才,起码要保证每个人能识些最基本的字,看报纸不成问题,对于他们思维见识的开拓以及贫瘠思想生活的丰富都有巨大的意义。
脑海中滋生出这个想法之后,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生根发芽,再也按不下去。
身为一个穿越者,荆哲对这个社会真正的贡献并没有多少。
制冰?制烈酒?亦或是抄了几首诗词,都不能做到惠及全天下的百姓。
倘若真能普及素质教育的话,这可以说是能够名留青史的丰功伟业!
荆哲有些兴奋。
“殿下跟太师所言,如同醍醐灌顶,让我获益匪浅!”
苏墨言点点头,然后语重心长道:“其实这不止是孤跟太师两人所想,整个安国有这种想法的人多不胜数,或者说从很多年之前,孤的先皇祖辈们就想过,但苦于此事牵扯太多,终难成行,而父皇虽然也想,但内忧外患实在让他没有精力,倘若荆社长能用报纸完成皇家遗愿,孤定不会亏待荆社长!”
“好说,好说…”
对于苏墨言画的大饼,荆哲显然没有太多兴趣,毕竟连他爹安帝都没给自己多大的好处,指望他一个太子?
……
此次过来,除了是太子邀请外,荆哲也想带着三个下属出来练练兵,于是对他们说道:“你们分别说说,听了殿下和太师的提议后,分别有什么想法?”
“……”
三人听了,正襟危坐,如临大考。
陈剑南毕竟是会考第一,学识还是要高人一筹的,只不过之前被荆哲压制太惨,所以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
就在其他两人还在思索的时候,他先站了起来,对苏墨言和郝军广行礼后,款款而谈。
“正如殿下所说,让天下人都读书,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过我倒觉得,现在有些难点,第一就是,读书应该从孩子抓起,毕竟成年人已经很难再有精力去读书。再一个,老百姓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可为何却有那么多孩子无书可读?归根结底,还是学费的问题!”
话音一落,郝军广赞扬道:“不错,不愧为今年的会考第一!陈剑南是吧?很好!”
得到郝军广的表扬,陈剑南还是很高兴的,不过他更在意的却是荆哲的看法,遂又朝荆哲看了过去。
荆哲同样点头:“说得很好,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少年强则国强,读书还得从娃娃抓起呀!”
“精辟!”
苏墨言表示赞同,而陈剑南也非常服气,少年强则国强,这话说的真好…
见陈剑南被连番夸奖,采访部部长赵伟也坐不住了:“既然孩子都是因为学费太贵而上不起学,那咱们能不能在报纸中着重增加一些启蒙孩子读书识字的东西——或者就新开一个板块,教孩子读书识字!”
“不错!这正是我们今天找荆社长的目的!”
苏墨言点头表示同意,赵伟的脸上终于也扬眉吐气一次。
“所以,这报纸第一期至关重要,这次叫荆社长过来,其实我们也是想帮你参谋参谋,只有第一期报纸打出名号,老百姓们才会争相观看,以后再推行起教育来,那就事半功倍。”
郝军广看着荆哲说道,虽未明说,但很明显的是,他们想要插手报社事务——最起码也是把握大方向这种活,荆哲心里是不满意的。
所以没回,而是看向熊强:“熊三部长,陈主编和赵部长都发表了意见,你也说说吧!”
“我?”
熊三眼珠一转,然后一本正经道:“荆社长,我是生活部长,这种事应该是时事部或者文学部负责吧,所以我不发表意见。”
“……”
————
第三二六章 以他们的人头发誓(第一更)
荆哲差点为熊三的机智在他身上鼓掌。
也不再管他,而是看着苏墨言和郝军广,一脸平静道:“殿下和郝太师的提议不错,但报社是我的报社,也是陛下的报社,若是有人想要插手我们报社事务,恕下官不能从命!”
“……”
苏墨言和郝军广都有些尴尬,他们可没想过跟荆哲成为敌人。
郝军广讪讪一笑:“荆社长误会了,我们怎么会想着插手报社的事务?”
苏墨言也打圆场笑道:“是呀,荆社长莫要多想!我们其实就是想给些建议,倘若有冒犯到荆社长的话,孤向荆社长道歉!”
说着就准备起身,把陈剑南等人吓了一跳,荆哲也赶紧拦住他。
随后又说道:“殿下的想法很好,不过个中难度,殿下还是没有考虑到。”
“哦?愿闻其详!”
“首先,在报纸上写些什么教孩童读书识字的东西根本就不现实,因为就算印上这些,没人教的话,孩童能够自学?而且孩童不上学归根结底是因为家里没钱,可是买报纸就不需要钱?”
“报纸…还需要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