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太子来说,帝位他想要,而化仙丹他同样想要,而对襄王来说,不杀安帝,他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无论如何,安帝都要死!
至于以后的帝位之争…安帝不死,他还争什么争?况且真能得到化仙丹,帝位又算什么?
不谋而合的两人很快就商量好了对策,两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上朝,并且在朝堂上跟原来一样,该互怼时互怼,该冷漠时冷漠,私下里,两人却各自联系了晋王和南齐,并且跟他们达成了协议。
为了让南齐出兵,太子承诺,只要南齐出兵京州,他会设计让安帝出征,南齐军队趁机杀了安帝,等太子继位称帝之后,会马上割让江陵给南齐,随即南齐撤兵。
————
------------
第1244章 好久不见
同样的承诺也给了晋王。
太子在信里把他从安帝那里听来的,关于荆哲和喀丹的约定,全部告诉了晋王,这也是导致喀丹反水荆哲的最根本原因。
两人商议,晋王跟反水的喀丹率领大军打着谋反的旗号从津西出发,一路向东推进,而晋王开始的行军速度必须要慢,因为太子会怂恿安帝写信引导荆哲从江陵前往汝州——那个时候的安帝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儿子已经想好怎么杀他了。
晋王务必要在汝州杀了荆哲,然后拿下荆哲手中的化仙丹,到时候,太子就会册封晋王为世袭藩王,并且永久割让津西和汝州归晋王。
当然了,太子并没有告诉晋王,荆哲手中化仙丹的功效。
而这一切进展的很顺利,南齐进犯,在太子的诱导下,安帝跟护国公于胜出征,太子陪于左右,随后护国公在征战中被刺身亡,安帝虽然身上中了一箭,但却并未伤及要害,只要修养得当就没有任何问题。
直到安帝死的那一刻,他才知道了一直照顾他的太子早已有了二心,不等他返回京州,太子便在马车上杀了他,回到京州还谎称安帝受了重伤,不治身亡,随后顺理成章的继位登基。
这一切都按照太子和襄王的计划进行着,而两人则摇身一变,一个成了安国新帝,一个则被册封了永久的亲王。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一旦安帝被杀,苏立臣继位,南齐就要主动撤军,到时候苏立臣会把江陵割让给南齐。
可现在南齐银缕军依旧在京州城外,这让苏立臣十分不解,于是他看着襄王问道:“你找人问过了?他们在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襄王听了,同样一脸凝重的摇头。
“回陛下,臣问过了,南齐三皇子只说他们连番征战多天,银缕军早已疲惫,所以要在此地休整几天,再做打算。”
“……”
苏立臣听完愣住了。
疲惫?休整?还是在原地?
这种鬼话,谁特么信啊?
原来,按照南齐跟苏立臣之前的约定,只要安帝在征战中战死,苏立臣继位后,就会重新派兵出征,而南齐跟安国军队象征性的打上几个不痛不痒的回合,然后苏立臣以安国战力不及南齐为由,割让江陵给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