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大内侍卫,琰罗又见了皇城内的太监,侍女们。
紫禁城内,皇帝和官员属于上等人,侍卫、太监与宫女无疑就是下等人——这又不是明朝,没那么多掌控权力武功爆表的太监,当然也有例外者,但总体上太监过的很苦逼,这些人都对秦始皇感恩戴德,特别是宫女,她们都明白一旦洋人打进来会发生什么。
那些联军过几天会陆续将800万两银子送来,维持紫禁城内的正常开销并不难,琰罗让这些人将城门封闭,暂时躲在宫殿中不要随便外出。
“李书文,皇宫的侍卫就交给你了,守卫宫殿别让人随便摸进来,偷走了财物。”
“是!”
见识到了琰罗化龙一幕,李书文对这名秦始皇彻底服气,甘愿当一名侍卫长。
“霍元甲,宫女就由你负责安全,这些都是苦命人。”
“这……”
想到一下子变成那么多女人的头头霍元甲有些为难,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遵命。”
“黄飞鸿,太监都归你管。”
黄飞鸿:“……”
他很想大吼,为什么李书文能带那些本来就有武学在身的侍卫,霍元甲还负责那些如花似玉的宫女……嗯,也有大妈,为什么只剩太监是我的?不过这是秦始皇下令,金口一开自然没有收回的道理,只得郁闷道:“是。”
“故宫地方挺大可惜牵扯太多,不然把天魔红莲教拉来,在这里设个总坛到也挺带感。”
琰罗从太监们口中得知了故宫的大小,这个时代的故宫和日后故宫建筑还是有一定不同的,有一些宫殿没损毁,日后的故宫是8千7百间房屋,现在大殿小殿居然有9千多间房子!
话说这都是北京一环内的房子啊!日后得值多少钱……
李书文、黄飞鸿和霍元甲也离开后,琰罗开始盘点先前与七国联军战斗,那些小Boss的掉落。
东西不多一共六件。
其中一个是血统物质:狼人血统。
与僵尸血统不同,狼人血统在新人区还是颇受欢迎的,当然有抱负的人和大佬谁会看得上狼人?简直污染血脉,所以不可能卖到大价钱。
另外有四个都是曲谱。
镇命歌、送魂曲、阴阳约、傀儡谣,贺茂、日暮、麻仓、绫里家阴阳师掉落的东西,与阎王三更响、伏羲神天响不同,天地双响主要是依靠七星七弦琴上对应生、死的阴阳二弦,借法器力量才能发挥出曲子的威力。
曲谱既然是爆出来的,和那些武功招式的秘籍相同,使用后可以学会。
只要配合灵力,就能发挥效果。
对琰罗来说,这完全没有太大的用处,本体不缺战斗手段,和敌人打架时唱歌?至于秦始皇的分身没了七星七弦琴,就是得到曲谱能发挥多少威力?可以放弃音攻的手段了。
还是带回去看看调制者中有没有什么走乐师、歌姬路线的人会不会有兴趣吧。
最后一件是法器。
一只太鼓。
七星七弦琴毁掉来了个太鼓……属于炮换鸟枪,话说这玩意能有什么用?
拿在手中玩太鼓达人吗?
此外还有土御门元春死亡留下的天丛云剑,这不是掉落,但应该价值巨大,毕竟是日本的镇国三神器之一。
日本军队中,皇家阴阳师几乎全部死光,剩下还活着的将领、阴阳师因为目睹了“秦始皇”化龙的威能,心神为之震颤,没敢提出索要这把剑。
将这些收入勾玉内,其实紫禁城法器还是非常多的,金銮宝殿内就有不少法器存在,现在紫禁城内的龙气、皇气全部被吸收,但作为一个5级世界的皇宫,一些摆设的饰品都是精炼的法器,当然这一切加起来,都比不上琰罗手中的传国玉玺。
秦始皇·琰罗端着和氏璧变成的玉玺,注视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可惜不是本体,没办法用程序查探在特定机缘下,因缘演化得到的人道法器到底有什么能力。
第六百八十一章:返回西安城
接下来的几天,琰罗命黄飞鸿带着对故宫熟悉的太监们,进行了大检测、大搜查,从水井中和太和殿的宫殿墙壁夹室,搜寻到大量金银财宝,因为无法变现也不知道具体价值多少,总之先放在这紫禁城内。
另外就是一些镇殿的法器,太和殿的正中就悬挂了“轩辕镜”。
这名字听起来吊炸天,但和轩辕剑相比那就是蜗牛与太上老君青牛的差距,仅仅有辟邪的功用罢了。
效果比道士炼制,挂在房门上的“照妖镜”强,但也强的有限。
另外,还有耸立在广场上的铜狮子,养心殿内能祛除病痛祈福转运的黄铜符牌,还有一些宫殿墙上悬挂的佛门镇邪法器:金刚杵、宝瓶、牟尼珠……清朝和喇嘛勾连甚深,佛门法器众多,一些佛经、袈裟都蕴含了法力,不过说实话也没大用,第一琰罗不是和尚,第二又带不出里世界。
作为清朝权力中心,紫禁城有很多玉玺,其中的珍品都是灵石所制。
下品灵石就算是不错了,但清朝富有天下在故宫内也不罕见,有一块田黄三联章是田黄之精所制,比当初李鸿章的那块十全老人印还珍贵百倍,居然是中品灵石。
这些就罢了,琰罗发现了一套代表皇帝传承的“大清皇家印玺”。
这成套的玉玺一共有25方,除了每一个都是中品灵石所制,琰罗还在其中感觉到气运——先前研究信仰之力又目睹传国玉玺的诞生,对气运有隐约所感,中品灵石+蕴含国家气运传承,在5级世界也属于难得的宝物,算是一套极不错的法器。
25方玉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人皇帝之宝、汉人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每一块印玺都蕴含了清朝气运,代表某种深刻的意义,比如大清受命之宝,这是“承天受命”的大清国印,制度规定其“以章皇序”,即彰显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
皇帝奉天之宝,皇帝敬奉上天之印,制度规定其“以章奉若”,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
敬天勤民之宝,制度规定其“以饬觐吏”,用来告诫训示朝觐官员,标明大清皇帝勤于政事爱民如子。
如此多中品灵石的玉玺,大清皇室之富从这里就可见一斑,当然,哪怕是中品灵石,又沾染皇气,也没办法与诸天星辰图的下品灵石相比,那些下品灵石蕴含星辰之力,沾染地脉之气,而且每一块有多大?
这大清25玺是一套,实在太多了,琰罗干脆命内侍将其熔炼为一体变成水缸大的一方巨印,然后又亲自出手,用五行之力精炼掉了杂质,最后得到一块大概10公斤重量接近脸盆大的新玺,然后在上面用水银刀刻了六个篆字:大清乐色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