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2)

🎁美女直播

反物质!比核聚变还要高一级的能源,对物质进行百分之百质能转换...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就是疯子,兔子刚掌握了聚变,赵院士就把目光放在了反物质上。

《星际迷航》中,高等文明飞船能使用的能源就是反物质!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

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也就是反物质。

电子和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有相反的电荷。质子与反质子也是这样。粒子与反粒子不仅电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质也都相反。

质子与中子被统称为核子。人们从核现象的研究发现,质子能转化为中子,中子也能转化为质子,但在转化前后,系统的总核子数是不变的。

例如在发生β衰变时,放出正电子的称为“正β衰变”,放出电子的称为“负β衰变”。在正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负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此外电子俘获也是β衰变的一种,称为电子俘获β衰变。

在炸了好几个研究所后,赵院士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人类确实能制造少量的反物质,但是只能制造一点点,保存还是个问题,但是赵院士采用引力/磁力的方式,制造出了几微克的反物质。

只不过在进行试验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会产生湮灭反应,然后研究所就炸了...因为试验的危险性,甚至上级都在考虑要不要让他先进行理论研究。

隔三差五的就炸掉实验室,实在是让兔子有些扛不住,生怕哪天这个宝贝疙瘩把自己变成光了...

就在助手愁眉苦脸的思索怎么写报告的时候,赵院士开始思考起了自己失败的原因。

“我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了,光栅石提供的光子能级还不够...”

“...果然,人工制造出来的东西还比不上宇宙中的天体...”

赵院士开始喃喃自语起来:“...我记得咱们的千米空间站开始建设了吧,我们想办法收集太阳散发的光子,我想应该能增加狄拉克光子逆变的成功率。”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内部就有反物质存在,只要能掌握“狄拉克光子逆变”,人类才算是真正进入高等文明的行列。

只是...赵院士的研究实在是太超前了。

因为想要大批量从太阳上获得“光子”就需要建造戴森云...而人类现在的科技根本不能制造出戴森云。

赵院士为了研究也只能把目光放在兔子未来的“空间输电项目”,既然捕获太阳的热辐射,那么也可以捕捉光子啊,只要改一改完全可以当个光子收集器!

毕竟兔子都有可控核聚变了,空间输电项目就有些鸡肋了!

这是最有可能收集“临界光子”,一种处于临界状态的光子,在超级磁场的作用下,可以逆变为反物质和氢,进行狄拉克光子逆变最佳的材料!

现在兔子掌握了常温超导体与聚变能源,想要做超磁场实在是太简单了。

“我去给上级打个报告!”

“呃?师傅,什么报告?”

“让上级加快空间输电项目的建设,对了,回头我再去找一下万磁王,看看不能不能把太阳帆打到太阳附近...”

说完,赵院士就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

〇节 月初请假条一张...感冒了(悬赏已经还完)

啊...我感冒发烧了,38度,有点小怕怕,请假休息一天。

估计是最近阴间的作息习惯造成的身体亚健康...大家不要学我,顺便上个月的悬赏已经还完了!

新的一个月,开个新的悬赏?

老规矩~100刀片/1W一章~~~~

第350章 垂卧病中惊坐起

商丘中科院研究所分部。

研究狄拉克光子逆变的“赵疯子”走了,却把难题留给了万磁王。

论·把“太阳帆”打到预定的轨道上分几步?

计算轨道→发射→入轨...才怪啊!

万磁王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这个课题可比“质量加速器”的计算还要难。

轻质材料制造的太阳帆,发射到预定的轨道,如果是在地球表面发射的话,首先就要考虑到地球的引力对发射的影响,还有轻质材料在高G情况下受到的过载...

还不只是这样,还要考虑到从地球表面发射出去的太阳帆在向预定轨道飞去的过程中,受到大气层、太阳引力与月亮的引力干扰,最终还正好能被太阳的引力所捕捉,而不是一头扎进太阳里...

想到这,万磁王就感觉有点脑袋疼,不过有个简单的办法,先除去一个外在的干扰因素,比如说把引力消除掉,在宇宙中发射太阳帆,那么只需要将太阳帆射入到预定轨道即可。

也就是说把太阳帆的发射装置部署到宇宙中去。

不过这个研究项目只能放在月球开采基地之后了...

想要把月球的氦3运送到地球,就要在月球建立一个开采基地,地球的轨道上还需要一个中转站。

中转站和地球之间的交通,虽然兔子有了初级的“反重力”技术,但是仅靠着航天器进行运输的成和效率远不如“轨道运输”。

尤其是其中成本问题,航天器每一次起降都需要地勤人员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就如同飞机和火车的区别,无论是运载力还是性价比都远高于运输机。

那么就需要一条轨道将千米级中转站与地球连在一起,也就是说“轨道电梯”!

轨道电梯的话,从材料学上已经没有了什么难度,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抗拉性能已经满足了束缚住千米级空间站的模拟数据要求。

当然,轨道电梯并不是想象中的“硬性”材料,因为要修建一座从地表一直连接到千米级空间站的“通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