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型硅石加工而成的太能能发电装置将阳光转化为电力,并通过无限传电塔为工作中的钢坦克充电。
二十五架钢坦克一同在月面施工还是很震撼的。
百名太空工程师四班倒,正在建设广寒一号的第一个建筑,也是地面的居住区。
人员长期居住在白鸟内部是不现实的,效率低下不说,也会浪费航天器的运载力。
所以太空工程师们正在不分昼夜的建造广寒一号的生活区...
太空工程师们,将一个个货柜打开,将预制模块从货柜中取出,随后如同搭积木一样将生活区组装出来。
整个生活区占地500平,在天宫的输血下,常驻人员百人,用来建设广寒一号的地面部分,并随着生活区的不断扩建,内部可以常驻的工程师人数也在增加。
在兔子获取了广寒一号周围周围的地址数据后,决定先将广寒一号的洞口封闭,将缝隙一一堵死,保持洞口内的气密状态。
随后现在洞口处建立电梯,再从下往上进行建造,第一件事就是在地底建造聚变反应堆,使用的材料则是氦3,本地就可以开采出来,而不是大老远的从地球运送氘和氚。
广寒一号从下往上建造,真的是个百年工程。
“让我看看,地基在三号货柜舱中...”
一名天空工程师看着自己的任务,驾驶着钢坦克向着三号货柜驶去。
很快,通过货柜的识别系统找到了三号货柜,用钢坦克上机械臂将货柜打开后,取出预制模块向着预定的地点驶去。
货柜箱本身也是广寒一号基地的材料,这样可以将所有运力都用上。
吱吱呀呀中,钢坦克一边抬着预制模块,一边用履带碾压月球的图样,工程师只需要抬头就能看到人了的母星。
“本以为天空工作很有意思,不过还是觉得有些枯燥...”
工程师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将预制模块搬运到了指定的地点,随即用机械臂上的焊枪将预制模块焊接到生活区的主体上。
周围的钢坦克就如同蚂蚁搬家一样,将一个个预制模块搬运过来,紧接着焊接到生活曲上。
“所有人注意规避,集装箱要来了!”
通信器内,响起了工头的声音,顿时所有钢坦克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躲避到了安全区域中。
太空工程师们抬头看去,只见漆黑的太空中,几个闪光点特别的显眼,那是货柜箱上的指示灯。
货柜受到月球引力的吸引,高度不断降低,很快货柜上的导航模块受到了地面导航模块的引导,姿态调整喷口不断喷出工质,调整自己的飞行轨迹,最终在靠近地面的时候,底部的喷口进行反推,稳稳的落在地面上。
第一个集装箱落在地面上后,紧接着是第二个货柜箱,第三个货柜箱...
“好了,货物都送到了,继续工作,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再过十五天,咱们生活区的第一个模块就要建造完毕了...”
“放心吧,我们一定让旗帜飘扬在月球上!”
说完,太空工程师们继续开始忙碌起来,拼接地面的生活区。
一周的时间匆匆而过,在太空工程师们共同的努力下,广寒一号地表生活区组装完毕。
今天则是个特殊的日子,激活广寒一号地表生活区...的第一个子生活区,占地仅有100平,可以常驻四人的小型科考站。
太空工程师们看着眼前的“小房子”颇有自豪感,这是他们努力了一周的成果。
整个科考站分为三层,地下室是能源发电站与避难所,一层为科研设备与月球车库,二层才是人员驻扎的小型农场与生活区域。
“所有人注意,准备对科考站进行验收...”
听到话语后,几名太空工程师将科考站的供能戒备连接到科考站上。
为科考站提供电力的是四组光伏发电装置,阳光转化为电力为科考站提供电力,富余的电力则充入地下室内的超导蓄电池列阵。
“能源接通...”
随着光伏发电设备接入,科考站电力上线,许多设备开始启动。
“电力设备正常,准备连接氧气罐...”
钢坦克将一个液氧罐连接到生活区的供氧设备上,另一架钢铁将另一个氧气罐放在供养设备上。
整个氧气供应系统一共有三组供养设备,分为一号与二号,还有备用的三号供氧设备。
系统优先使用一号氧气罐,在确认一号氧气罐消耗殆尽后,则转为二号氧气罐,同时提醒常驻的可靠人员对一号氧气罐进行更换。
三号氧气罐则作为备用氧气供应,一旦一号与二号供养设备出错,就会激活应急的三号供氧系统。
【一号氧气线路正常...】
【二号氧气线路正常...】
【三号氧气线路正常...】
在确定三个氧气罐全部正常后,太空工程师将氧气供应系统的防护板扣上,对氧气系统进行保护。
“准备启动科考站内部维生系统...”
“维生系统已经启动...”
伴随着科考站内部独立的维生系统启动,遍布在各处的感应器开始工作,将收集到的数据反馈到维生系统中。
【内部温度,-50...】
【电加热系统启动,开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