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院士在经过复杂的消毒程序后,穿上隔离服走进了生物研究室。
“老师。”
正在观察培养皿的研究员对着陆院士点了点头。
“怎么样了?”
“培养皿内的埃博拉疫病毒突变暂时还没有空气传播的迹象...”
陆院士愣了一下,不能空气传播的血疫能在鹰酱家里扩散开来,看来安全注射中心在其中功不可没啊。
“...但是我发现,真菌与埃博拉病毒似乎形成了某种奇怪的共生关系,埃博拉病毒附着在真菌上...”
埃博拉病毒是不能空气传播,但是真菌可以啊,这种奇怪的共生关系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测试结果怎么样了?”
有红线这种东西,有时候让研究生物的专家们感觉索然无味,只要取出红线,在把病毒和真菌扔进去,红线就仿佛某种生物计算机一样,自动生成结果,这个结果就是靶向酶。
“红线已经开始分泌针对,埃博拉与真菌的酶,我们在小白鼠上进行了测试,它们会形成阻断机制,中断埃博拉病毒与真菌的自我繁殖...”
病毒与真菌的寿命都很短暂,不能自我繁殖,那么很快就会死掉。
“目前还没有发现副作用,接下来我准备用猴子做试验。”
陆院士眯起了眼睛,红线的秘密越来越吸引人了,它绝对是人工合成的!
“另一个小组研究的怎么样了?”
“也通过了,医疗用纳米机器人可以直接从物理层面上将埃博拉病毒与真菌破坏,只是如果病毒变异的话,就需要新的识别药剂了...”
纳米机器人也是人类未来另一个对抗病毒、真菌、细菌或其他未知微生物的一个杀手锏,只是纳米机器人有些风险,一旦在人体内失控,后果很严重,所以对于纳米机器人的使用都是比较保守的。
“嗯,最近地面那面病毒有扩散的趋势,未雨绸缪,建立一道体内长城。”
第60章 调戏鹰酱,就是玩~
“样本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老师。”
陆院士闻言点了点头:“那么开始吧。”
在陆院士的授意下,培养皿放在了试验台上,试验台下方是无线输电装置,纳米机器人的活动也是需要足够能量的,通过无线输电的方式,为其提供动力。
“准备滴荧光药剂...”
试验人员向着市民内滴进荧光药剂,旋即器皿内的真菌被标示了出来,这种荧光药剂只会对真菌起反应。
“标示完成。”
“投入纳米机器人。”
另一滴灰色的液态金属滴落进器皿内,纳米机器人入场。
随后在电子显微镜的观测下,噬菌体同款纳米机器疯狂的向真菌发动了攻击,利用微小的“动力抓”撕扯着真菌,很快就将其分尸,从物理上消灭掉对方。
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器皿内的所有真菌都被消灭干净,随后这些纳米机器人开始在器皿内游荡起来,至于死亡的真菌尸体,人体的代谢功能会将其自动运送到体外。
医疗纳米机器人被严格限制了自我复制的功能,不然在患者体内自我复制的话...那就是一个恐怖故事了。
见真菌都被消灭干净后,陆院士沉思片刻后说道:“滴入埃博拉病毒...”
吧嗒...培养皿内滴入埃博拉病毒,见纳米机器人对于埃博拉病毒毫无反应,陆院士不由点了点头。
没反应就好,要真有反应就麻烦了,医疗纳米机器人的功能不需要多逆天,只要可以被人控制,按照人设定好的程序运行即可。
“滴入荧光剂...”
当可以识别埃博拉病毒的荧光药剂滴入培养皿后,顿时待机状态的纳米机器人如同疯狗一样冲向埃博拉病毒,残忍无情的将其扯断、切开、剁碎。
从某种角度来说,微观层面上的战争也是非常残忍的。
当培养皿内所有埃博拉病毒被消灭后,纳米机器人再次恢复了待机状态。
纳米机器人的表现很不错,已经在大毛那里有限的进行了人体治疗,效果拔群!
但对于医用纳米机器人,研究人员还是得慎之又慎。
“老师,我们的二代纳米机器人相比起一代更加高效...”
“嗯,不过还是不能让其长期在人体内。”陆院士有些唏嘘,二代医疗纳米机器人距离科幻片里那种能包治百病的医疗纳米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距离。
“体内长城”任重而道远,不过至少有了一,那么很快就会有二、有三、有万物!
“二组的临床试验怎么样了?”
“师姐们正在进行观察。”
“嗯...”陆院士点了点头。
二组的临床试验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因为事故而感染了真菌或者埃博拉病毒的医疗工作者。
毕竟人不是机器,总会犯错,尤其是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他们密切接触真菌与埃博拉病毒接触,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感染。
在病房中,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色苍白的躺在病床上,身体正在发着高烧,那是免疫系统正在与真菌进行对抗。
扎在静脉上的点滴正在向静脉注射与生理盐水混合的荧光药剂,用来标记体内的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