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2 / 2)

🎁美女直播

人类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自己所认知的世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人类的“认知”机制跟“记忆”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如果人类“认知”了某个现实存在的“事物”A,那么他会把事物A进行一定的抽象,再存储进入大脑。而这些被存储的抽象信息,我们就把它叫做“记忆”B。

其中,A和B并不是等价的。比如人类认知了“鱼”这个事物,但存储在大脑中的大部分是鱼的外观、形状、大小和种类之类的表面信息。很显然非专业人员不会记住鱼拥有哪些内脏、蛋白质含量有多少、一个鱼苗由卵孵化出来需要进行多少次细胞分裂……等等信息。

然而客观存在的事物A一开始就包含了这些信息。

而人类的记忆B有多么详细,完全看人类的“认知”程度。

所以,A≠B。

可是“事物”和“记忆”都不等价了,还要这记忆何用呢?

“认知”就搭起了两者间的桥梁。

现在我们同样抽象一个符号“→”来代表“认知”的概念,于是,事物A和记忆B之间就拥有了一个能够通行的公式。即A→B。

A→B表述的意思便是人类将“事物”A“认知”为“记忆”B的过程。

那么这又和最一开始的问题“人类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自己所认知的世界”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倒过来看一看上面定义的公式了。即B→A。

根据我们对符号的定义,B→A可以解释为:通过“记忆”B来“认知”“事物”A的过程。

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过程?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个陌生的“事物”的时候。

仍然用“鱼”来做例子。当我们的记忆里“只有”见过“鲤鱼”的“记忆”B时——也就是我们没有见过其他“鱼”的时候,会用“记忆”B来代指“鱼”。然后当我们“看到”一条“鲫鱼”,也就是“事物”A的时候,由于他们的相似性,我们认为“鲫鱼”也是“鱼”。

以上的过程是通过“鱼”(记忆B)“认知”“鲫鱼”(事物A)的过程。

至此,B→A的公式成立。

如果有人耐心的看到这里,相信一定对这个反过来的公式产生了违和感,那么这种违和感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不要忘了我们之前证明确实成立的另一个公式:A≠B。

一旦把两个公式联系起来。即B→A,A≠B。

违和感就清晰了,因为它表述了:人类通过“记忆”B来“认知”“事物”A的过程中,“事物”A和“记忆”B却不是等价的。

同样,即使把A→B,A≠B放到一起,违和感一样存在。

结论是:“事物”和“记忆”存在着偏差,是“认知”将它们强行联系在了一起。

而人类了解“事物”却只有“认知”这一条途径,毕竟没有被“认知”成“记忆”的“事物”永远都是“未知”的。

这就证明了“人类看到的世界(事物)永远都是自己所‘认知’的世界(记忆)”。

———————————————————————————————————————

人类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自己所认知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面,粉发的少女与体育馆里的大部分平民都像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哪怕她抱着一个同样是粉发的小男孩玩着、闹着,周围的人群仍像是没有注意到她一般,从来不把视线投注于这个方向。

只有小男孩的父母笑着、看着他们的互动。

他们这一家子的姓氏是“鹿目”,他们并没有一个粉发的女儿。但是两位父母笑着、看着少女与小男孩玩着、闹着的时候,却发觉气氛融洽得让他们自己都觉得是在注视着女儿和小儿子在一起玩闹。

非常神奇的认知,不是吗?

就因为粉发少女的到来,整个体育馆宛若被划分成了几个毫不相干的世界。

不相干的世界之一,这一家子的稍远处,有两个将视线投注过来的灰烬。

臙条和他的前辈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看到的景象与普通平民的不同。甚至连鹿目一家子看到的温馨画面是否和他们看到的一样,都需要打一个问号。作为前辈的灰烬只是在纠结着他的认知,而认知更加不全的臙条,则不清楚他在纠结什么。

“圆香……圆……是巧合,还是……”

作为前辈的灰烬有些不确定,因为他的记忆来自于前任队长的描述,他没有确实的见到过圆环之理仍然身为人类那会儿的样子。不过,真正让他纠结的是——假如粉发少女真的是圆,那他们要不要通知前任队长?而假如不是……

他又一把搂过了旁边的臙条。

无视了少年一脸的莫名其妙,他凑到臙条的耳边,继续低声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你是怎么找到她的?”

声音有些烦躁,让臙条觉得这个一贯轻佻的家伙,居然有了些微的严肃感。

“不是我找到她的,是她自己找到体育馆的。”

“这样的话,就把你遇到她的整个情景描述一遍!”

原本和这位前辈同处一个认知世界的青年群体,现在被俩灰烬排除了在外。他们听不大清楚灰烬的谈话,便也无趣的散开。又融入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平民之间,成为了无关紧要的、烘托现场气氛的、背景板的一员。

“没什么特别的啊,我为了避开那个负责人,独自跑到了体育馆的围墙附近。在那里呆了没多久,她就从瘴气弥漫的街道上走过来了。”

“然后呢?你按我们的守卫准则盘问她没有?”

“当然了,我虽然猜测她是魔法少女,但没有得到证实之前,又怎么会放松警惕。我接着就用手枪警戒着她,让她拿出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了。”

“于是她证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