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迷失了方向。
在这个时候,港口的灯塔应该指引着他们,给予他们希望。
可是灯塔出事了,港口的老旧灯塔以油灯作为光源,需要灯塔负责人手动操作发条装置,转动集中光线的透镜系统,才能在漆黑的深夜里,将光芒照射出很远很远。
渔夫在这个深夜手忙脚乱,他借着光芒隐约看到了船只的身影,但是操作时却不小心打翻了油灯。
更糟糕的是,由于他的不谨慎,备用的油桶被放置在露天的位置,桶里的油已经和雨水混在了一起。
等渔夫花费了很大的功夫,才重新将灯塔的灯光重新点亮之时,那艘商船早已被无情的大海吞没......
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渔夫天还没亮就逃跑了。他知道一定有人注意到,灯塔曾熄灭过很长一段时间,这是重大的失职,涉及到十几条人命。
从此渔夫改名换姓,来到这个安宁的小镇,当起了一个平平无奇的渔夫。
但是他内心很痛苦,愧疚,时常会想起这件事;最终在前不久,还是选择来到教堂,向神父告解。
在四个忏悔者中,可以说四号是主观恶意性最低的一个,但是因他而死的人,却是最多的一个。
“请神父祝福,我罪人愿在教会内悔改。”楚江在胸前划着十字。
“愿圣神光照你的心,使你诚心诚意告罪,并接受仁慈天父的恩宠。”神父熟练地说着祷词。
接下来便是楚江主动告罪,说明自从上次告解之后,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补赎。
渔夫将一些卖剩下的鱼,送去了孤儿院;昨天还救了一个溺水的旅人。
神父听完沉默了一下,拯救他人的生命,这实际上已经是相当有价值的补赎了,要不要放过这个罪人呢?
不料就在这个时候,神父身边的修女说道:“不可啊,神父!他是罪人,因他而死的人太多了。那些死者的家庭分崩离析,哭喊声仿佛还在耳旁,就仅仅因为他拯救了一个人,就要赦免他的罪吗?”
“你赦免了他,他将心安理得,幸福安稳地过完下半生,死后还将上天堂享福,这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神父听着,表情开始有些扭曲了起来。
“你想想,想想你那可怜的父母,在你还是幼童的时候,他们就被人残忍杀害。要不是那个罪人走到你面前来,向你告解,说出了当年的真相,你还无法报得这仇恨。”
“你是神父,你肩负着职责,教规让你保守秘密,无论是怎样的罪恶,都不能向治安官告发。”
“但你想想,这样的事情如果你不做,还有谁能来做?”
“给他一个判决吧!在人间的判决,哪怕为此死后下地狱也无所谓。原谅和赦免那是上帝我主该做的事,你只需要送他去见上帝就可以了。”
修女的话音如同魔鬼一般,充满了煽动性,很快就让神父做下了决定。
哪怕此时此刻,楚江依旧很冷静。
在天主教会中,有一个绝对的规定:教会永远不会泄露告解秘密。
这是因为,如果有神父将秘密泄露出去,那么以后信徒们将不再信任教会,也不会再来找神父告解。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教会是本着家庭本位来治理的,在圣经中,教会是一个以上帝为家长的大家庭。信徒们互称弟兄姐妹,将神父视作父亲一样的角色。
如果神父告发了信徒,就相当于父亲告发了儿子,这对于教会来说是坚决不能容忍的,会严重损害教会的威信。
因此神父哪怕在告解时,听到了什么杀人秘密,一般也只是以劝导罪人为主。
到了剧中这个神父身上,他过去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直到有一天,一个特殊的忏悔者来到教堂。
这个忏悔者述说的罪过,立刻让神父想起了自己幼年的经历,难道杀害自己双亲的人就是他?!
就在这时,一个神秘修女出现在了神父身旁,她帮助神父寻找证据,最终确定凶手果然就是这个家伙。
最后愤怒的神父,在修女的指点下,残忍地处死了这个忏悔者,这是他杀的第一个人。
事后神父也有过后悔,但是修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从阴影中走出, 并且让他变成了一个冷酷的人。
他决心化身为黑暗中的正义者,既然神父不能泄露告解者的秘密,那么就让有罪的告解者死在自己的手中吧。
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天上的慈父,因祂圣子的死亡与复活,使世界与祂和好,又恩赐圣神赦免罪过。愿祂藉着教会的服务,宽恕你,赐给你平安。现在,我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赦免你的罪过。”
楚江再划十字,“阿门。”
神父微微点头,“天父已经宽恕了你的罪过,但是你暂时还不能回去。”
楚江在这时,配合地露出惊愕的神情。因为根据告解程序,这一句应该是:天父已经宽恕了你的罪过,平安地回去吧。
第九十一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
“怎么,很意外?”神父换上一种冷酷的神情。
他站起身,来到楚江所待的另一边,同时手中已经多了一把滴着鲜血的斧头。
楚江适时地扮演出一副“恐惧”的表情,并起身往后退;但是告解室很狭小,唯一的出口已经被神父堵住了。
“渔夫,虽你诚意悔改,但你犯下的罪仍旧不可饶恕,我愿你死后上天堂,得到主的赦免。”
“但是现在,你得接受在人间的惩罚。”
“来,乖乖跟我过来,否则我现在就立刻处决你!”
神父向后退了一步,示意楚江跟他出来。
楚江此时看上去像是没什么办法,只能跟随对方的诱导去做,毕竟神父手中有那么大一把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