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这些人的时候,林墨画让楚江尽量离他们远点。
说是他们由于身上鬼的影响,性情和常人不太一样,易怒、易冲动,未免起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还是少往来为妙。
这着实让楚江吃了一惊,这整整一家人,全家上下都是鬼师?全家体内都有鬼??
对于楚江的反应,林墨画还挺奇怪,“寻常老百姓不知晓也就算了,你身为鬼师,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们【驱邪镇鬼,螺河林家】,在国内多少还是有点名气的吧?”
林墨画的这番言辞,让楚江想起了一篇,之前在灵异网站上看过的论文,关于灵异复苏的论文。
那位作者提及,上一轮全球灵异复苏,其实在时间上,离现代并不是很遥远。
国内民国时期,同时对应到整个世界,就是一、二战时期,全世界就已经有过一次小规模的灵异复苏。
论文作者猜测,其实那一次复苏,只是现代这次的前奏,是由于世界局势动荡,战争频发,大地上流血无数,灵异复苏才会提前开启。
同时那一次的影响,也没有现代这次这么大。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大大小小战争陆续结束,世界局势恢复平稳,灵异复苏也渐渐被压制了下去。
但是现代这次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不是前奏,而是真正的全面拉开序幕。所以这一次灵异复苏,如果无法摆平的话,世界灭亡绝对不是什么开玩笑的事。
如果这篇推测性质的论文,说的都是真的话,那么国内民国时期,已经有一批体系成熟的鬼师,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甚至这些鬼师形成了一个个家族,一个个割据势力,就像是各地的军阀一般。
不,连军阀都要敬重他们这些人,毕竟洋枪大炮也对付不了鬼,他们遇到灵异事件的时候,只能请这些鬼师家族出手。
现代鬼师掌握的不少封印物,其实也是民国这一批鬼师遗留下来的。至于更早时期的封印物,由于上上轮灵异复苏的时间太过遥远,所以真正的古代封印物倒是不多。
楚江发现,自己无意中,竟知晓了许多隐秘。
这些鬼师家族,到现代都已经被掩埋在了历史中吗?21号研究院,是否掌握着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只是自己权限不够,无法查阅而已。
对了,林道生的这个鬼师家族,在民国时期恐怕也是相当显赫,但到了现代,竟然连一个鬼师都没留下?
就连他的直系子嗣都只剩下一家人,还全都是普通人,他们对祖上的事一无所知,甚至把林道生当成了地方豪绅,乐善好施的土地主。
这到底是留不下来,还是老太爷,不想让后人也背负自己这种宿命呢......
毕竟成为鬼师,尤其是全家都成为鬼师,并不是什么好事。
楚江体会过那种性情大变的感觉,甚至现在也在被持续影响中,更别说,鬼师都要日日夜夜承受那种被鬼折磨的痛苦......
想到这里,楚江忽然反应过来,自己身躯的特殊,似乎并不来源于鬼日记,而是来自于血脉本身,甚至来自于楚江这个名字。
那么有没有可能,楚家在民国时期,也是一个很特殊的鬼师家族?
因此林墨画,见他展现出某些独有的特征之后,认出他是楚家的人之后,才会立刻转变了态度,变得敬重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七章 众生百态,光怪陆离
心中浮现出各种想法,对于林墨画的疑问,楚江只是回答道:“我成为鬼师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这阵子才刚出来外面行走,所以有许多常识性的东西并不知晓。”
林墨画微微点头,她不再问,只是继续给楚江解答疑惑。
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自然还是在螺河边,虽然民国已经开始设市,但人们依旧习惯叫螺河县。
走出林家宅邸大门,林墨画的丫鬟一招手,立刻有黄包车夫讨好地拉车上前来。
这车夫看上去有些面黄肌瘦,他低着头,恭谨地候在一旁,等林墨画和楚江上车后,才敢询问目的地。
“去二角巷。”
“是,大小姐。”
看着跑动起来的车夫,看着他时不时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楚江是越看越觉得怪异。
因为这车夫和丫鬟小雨十分相似,乍一看似乎是有感情、有智慧的,但总给人一种他们是操线木偶的感觉,仿佛死人在演活人的戏码,给人的观感无比僵硬。
别的不说,这个车夫跑起来根本就不会流汗,但他还是习惯性地,用他那条脏兮兮的毛巾擦额头和脖子。
而且不止是这两个人,楚江看向街道上的其他居民。
此时是早晨,有开包子摊的;有沿街边叫卖糖人的;有挑着担子的伙夫;有靠在墙根晒太阳,抽着大烟的二流子。
茶馆的人在喝茶;乞丐蹲在巷角乞讨;有小孩儿在奔走笑闹;裁缝店里的年轻姑娘正经坐着;偶有几辆老式汽车,从街头行驶而过......
可以说这一副民国背景下的众生百态,十分“生动”。
但楚江越看,只觉得越是光怪陆离,所有人在他看来都像是死人,一个个脸色苍白,眼神死寂冰冷,动作僵硬而机械。
他们在笑,他们在哭,他们在玩,他们在闹,他们在“活着”。
可是他们笑不像笑,哭不像哭,玩不像玩,闹不像闹,活着不像活着......
相对来说,楚江身旁的林墨画,竟然是最正常的那个。
“你怎么了?”林墨画似乎奇怪于,楚江对一些平民百姓竟也十分感兴趣,一个个盯着看个不停。
楚江摇摇头,“没什么,你想挑点什么礼物?”
林墨画想了想,“我家爷爷爱好不多,早年还喜欢玩花鸟,现在对什么事物都大多看淡了。”
“其实我也头疼,这才想拉个参考的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