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并没有太当回事。
毕竟以往关于北庭都护府的奏报,不是贸易通商又多了多少税收,就是中原的瓷器,茶叶在草原上供不应求,希望中原加大出口之类的。
想必,这次又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吧。
下首的官员却摇了摇头,深吸了一口气,一脸正色道:“回禀殿下,匈奴联合东胡一起反了,根据奏报的消息,她们已经发兵进犯我北庭都护府……”
胡郂脸上的笑容骤然僵硬住了。
啥,匈奴跟东胡派兵进犯了,这……这什么深仇大恨啊。
这早不反晚不反,偏偏选在自己治理朝政的第一天宣战,自己屁股还没坐热呢。
第三百零四章 这还真是宝贝啊
胡郂在愣神了许久后,才缓缓回过神来。
不过,她也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小丫头了,此时尽管心中慌得一笔,可脸上却已经能够保持平静了。
“这匈奴,与东胡的兵马如何?”胡郂在沉吟了片刻后,开口问道。
那官员拱手道:“回禀陛下,这匈奴单于冒顿占据漠北之地,兼并众多部落,与东胡联合起来,坐拥兵马三十余万,声势浩大,不容小觑啊。”
胡郂:“……”
她天天缠在白苏的身边,通过白苏之口,对于草原的局势,也是了解一二的。
草原的势力,主要分为三个区域。
以阴山为界,分为漠南,漠北两个地区,中原控制着漠南地区,在此建立北庭都护府,而匈奴占据阴山以北的漠北之地。
之所以当时只局限于漠南地区,原因很简单。
这曾经北伐匈奴的时候,中原人口不过两千多万,人口太少了,没有能力去开发打下的疆域。
而且那个时候水稻还没有成熟,粮食储量方面也不是很充沛,在蒙恬数十万大军,没有能力自己维持日常所需的时候,已经到了当时扩张的极限了。
再继续北上,这后勤就吃不消了。
所以当时就以阴山为界,把较为水草充沛的漠南地区占领,同时切断了匈奴与西域的贸易路线,在当地一边开发贸易,一边等待咸阳积蓄国力。
这才给了匈奴单于冒顿,苟延残喘的机会。
这漠北之地,虽然比不过漠南水草肥美,被誉为泥泞之地,地盘虽然差点,不过也能养得起十余万的兵马了。
毕竟,这足以养活百万牛羊牲畜的北海,可就在漠北之地呢。
而除了漠北的匈奴之外,草原上还有第三股势力,那就是占据辽东的东胡了。
曾经在草原上称霸一时,后来虽然被匈奴击败了,可是在辽东一带,依旧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一来,东胡坐拥兵马十余万,实力不俗,这二来,辽东天气太冷了,中原秋收之后,能够打仗的时间只有短短不到两个月。
想要在冬天来临之前,一战灭掉连首都都没有的东胡,这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这才迟迟没有动兵。
胡郂没有想到,这中原还没对他们动手,这两群蛮夷居然联合起来,对中原发兵了。
不过还好,她们联合起来虽然来势汹汹,可是北庭都护府有大将军蒙恬驻守,应该不会有失。
她只要从后方调遣援军就行了。
就在胡郂即将开口的时候,又一位使者快步的跑了进来,额头上满是冷汗。
“殿……殿下,大事不好了,六国遗族在江东造反,一路连下数城,会稽郡,故漳郡,都丢了,如今贼军正朝着九江进发,整个楚地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胡郂:“……”
她檀微张,本想说些什么,可是一时间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整个大脑都一阵嗡嗡的。
什……什么仇什么怨。
母亲大人在位的时候,一切都好好的,如今她刚一坐上去,各地都开始反了,整个天下仿佛都乱成一锅粥了。
“白……白苏,你觉得这该如何是好?”
她的语气都快哭出来了,一脸委屈巴巴的看向白苏。
白苏看着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心中不禁有些好笑,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说笑的时候。
他摸着下巴,分析道:“这一南一北同时叛乱,显然这贼党暗中有所勾结,而且这六国余孽进展如此之快,这领兵之人是个人才啊,不知是何人统兵?”
“这叛军分为三路大军,其中以那位名叫项羽的统帅,作战最为骁勇,十座城池里面,起码有九座是她打下来的。”
白苏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她,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殿内的百官面面相觑,对于白苏的奇怪样子,感到一阵疑惑。
旋即,一个人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眼下贼军叛乱,朝廷应该及时派兵镇压,不然叛军一旦壮大,将会殃及整个天下。”
众人微微点头,也知道眼下的局势很危及,需要及时出手。
可问题来了,先对付哪个,到底是先攘外呢,还是先安内呢?
先集中力量攘外吧,可能放任六国之人势力壮大,一发不可收拾。
先安内吧,一旦北庭都护府有失,丢失的可不仅仅是漠南草原,由于西域都护府与中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西域都护府可能也保不住。
至于这分兵作战,要是赢了还好,一旦输了,可能剿贼不成反被贼剿,最终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