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看了一眼桌前跳动的烛火,嘴角微微一勾:“此次南下与项羽决战之前,我们需要凝聚天下之心,所以不如借此机会,召集草原,西域,关中,辽东,齐等地的饱学之士,一同来此赴宴。”
“我要借助此次宴会的机会,来帮助陛下走完这接下来的最后一步,也好完成当年吕不韦,到死也未能完成的夙愿。”
“统一诸子百家,将诸子学说融为一体,作为中原大一统思想的根基,也是收复天下饱学之士民心,让其拥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成为华夏历经千百年岁月,无数危难,依旧会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灯火……”
这自然不是他临时起意,而是早早就有想法的。
在华夏历史上,有两位最伟大的君王,第一位就是政姐,这第二位便是汉武帝。
尽管汉武帝北逐匈奴,西伐西域很是风光,但这些都只是表面而已,他其实最大的功绩,不是这些。
而是他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彻底的统一了华夏的思想。
让华夏上到君王,朝中的官员,下至天下的饱学之士,边疆的将军,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将天下人才,凝为一体。
如果说政姐的功绩,让天下的民力形成一个整体,上令下通,将华夏作为一个潜力无限的战争机器,爆发出恐怖的动员潜力的话。
那汉武帝的功绩,便让华夏有了跌落谷底,还能再次爬起来,有了一条永远砸不弯,砸不断的脊梁。
每当衰落之时,都会有无数饱学之士,犹如飞蛾扑火般为之献身,将衰落的华夏再一次的高高撑起,位于山巅。
让千秋岁月里的汉人,始终站立在棋桌之前,与一个又一个的对手,不断对峙下棋。
每个人都有过辉煌的时候,可不是谁都能够落寞后,再次爬起来的。
这才是武帝最大的功绩。
汉武帝由于前朝二世而亡的历史包袱,再加上始皇帝又是被黑的对象,表面上不能说用重用法家,想要统一思想,还需要挂羊头卖狗肉。
表面说独尊儒术,可是实际上用的那套东西,却完全是另外一套理念,很多地方没有做好。
而白苏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靠着政姐,以及胡郂的全面信任,再加上他本身官居大良造,掌控私塾,少府等重要权利。
完全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统一诸子百家的学说,将其发扬光大,为己所用。
陈平神色不由一愣,她呆呆的看着面前这位一袭白衣的青年,心中忍不住一阵的感叹。
怪不得,陛下对大人如此宠爱,甚至就连当今的皇女,在地位上都不一定有白大人高。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白大人与当今的陛下,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长远的目光,巨大的胸怀,简直让人心生钦佩啊。
她的心脏突然不受控制的剧烈跳动了起来。
如果自家大人真的能够,整合西域,草原,辽东,关中,齐国之地里的一众人才,将其变成一个整体,那发挥出来的潜力,恐怕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果然,大人乃当世奇才也。
以自己的深浅,根本难以衡量大人的长短啊。
第三百四十三章 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齐地,临淄。
百家诸子在大夏侍卫的陪同之下,一起走进了一处学府。
此地,青砖绿瓦,高墙林立,墙壁上可以看到各式的壁画,其中有不少都是百家诸子轮道的画卷。
其中有在大夏徙木立信,改革变法的商鞅。
有站在石桥之上,指着水中鱼儿辩论的庄子与惠子。
有率领着三千弟子,周游列国的孔子。
看着壁画上的一幕幕百家争鸣的场景,众人不由一阵的怀念,遥想当初那是何等璀璨的一个时代,无数思想,理念在此碰撞,可是如今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繁华景象了。
自大夏一统天下之后,治国思想便以法家为主,其余的百家学说纷纷被放弃,天下进入了万马齐暗的时刻,让人忍不住一阵的叹息。
也不知,这位大良造突然派遣使者,召集她们过来所谓何事。
该不会又是想打||压她们百家学派,禁制用纸张印刷,抄录百家学说吧。
就在她们陷入沉思的时候,一位身着官袍的女子,迎面走了过来。
陈平笑盈盈的说道:“大良造已经恭候尔等多时了,诸位请随我来吧……”
众人面面相觑,在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跟在陈平的身后,朝着大厅走了过去。
毕竟,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眼下的诸子百家已经被政姐打||压多年了,如今就算再被打||压一顿,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在来到大厅之后,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青年,正端坐在主位之上,一脸轻松的笑容让人不由放松了几分。
陈平来到白衣青年的面前,拱手作揖道:“大良造,人已经带过来了。”
大良造!!!
百家诸子们都不由神色一愣,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传闻中的白苏,居然如此年轻。
明明看起来不过双十之龄,就已经立下了赫赫之功,让无数文人墨客一生都难以触及吗?
白苏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不由笑了笑:“诸位请坐吧,西域,草原的世界也刚刚到达,你们来的正好。”
她们闻言,不由回头看去,只见位于大厅左侧的席位上,正坐着几位身着异族服饰的使者,一看就是来自外邦的异域之人。
而在右侧,则摆着一堆备好的席位,显然是为她们准备的。